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试论旴江医学在中医学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014-01-11 16:25  

徐春娟  陈建章  陈荣  邓棋卫

    摘要:中医地方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为促进中医学术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人杰地灵的江西东部临川一带,自宋明以来一群知名医家形成的旴江医学为我国乃至世界医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加强对旴江医家、医著及医药文献的系统整理研究,确立旴江医学的成就、学术地位及其影响,是江西乃至全国学者刻不容缓的大事。必须努力实现旴江医家学术思想指导现代临床、科研、保健等多方面,从而使旴江医学这一灿烂的医学明珠发出应有的光辉。

    关键词:旴江医学;中医学术史;地方流派

    自古以来,中医学术流派林立,既互相争鸣,又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它们的发展和研究促使中医药基础理论逐渐得到了拓展和深化,促使中医药临床实践技术逐渐得到了进步和提升[1]。一些中医地方流派的出现,如吴门医派、孟河医派、永嘉医派、钱塘医派、新安医派、岭南医派等等,不仅对繁荣地方医学和为当地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作出了努力,也为促进中医学术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鲜为人知的是,在人杰地灵的江西东部才子之乡临川一带,自宋明以来一群知名医家形成的旴江医学成为我国灿烂的医学明珠。

    1  旴江流域医家、医著慨况

    旴江,现名抚河,流经江西省东部。沿江一带,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文化发达,历代文人学士,宛若繁星灿烂,历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诸如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陆九渊、汤显祖等等,“唐宋八大家” 旴江流域就拥有二家。同样,旴江之水也哺育了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医学家,为江西之最。

    从宋以来各县有传略可考的医家有250多人,医学著作有100余种。在江西省“历代十大名医”之中,旴江流域就有七人,即陈自明、危亦林、龚廷贤、龚居中、李梴、黄宫绣、谢星焕。他们中不少出生于医学世家。如明代陈自明祖上三代行医,至陈自明,其学术上最有成就,成为当时一大名医,著有《管见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等。元代危亦林五世祖危云仙是宋朝本地名医,精于大方脉科(内科),伯祖子美专妇人及骨伤镞等科;祖父碧崖精通小方脉科(儿科),伯父熙载善治目疾及肺痨;亦林家学渊源,勤奋好学,综先辈之长,精研内、外、妇、儿、骨伤、眼目等科,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技术全面的医学家,著有《世医得效方》[2]。明代龚廷贤出身于世医家庭,一生著作颇丰,如《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种杏仙方》、《云林神彀》、《济世全书》、《小儿推拿秘旨》、《鲁府禁方》、《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医学准绳》、《秘授眼科百效全书》、《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书》、《痘疹辨疑全录》等;父龚信精医术,曾供职太医院著有《古今医鉴》;弟廷器、子懋陞、侄懋官均为医官。谢庄泉是赫赫有名的谢氏医家第六代传人,谢氏医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谢星焕(著《谢映庐医案》)和谢佩玉(谢星焕之孙,曾任职江苏府院)。近代李元馨出生于中医世家,深得祖父李圃孙(抚州名医)真传;主要著有《李元馨医案》和《临床治验漫谈》、《治疗下肢闭塞性脉管炎一例》等。此外,如明代李梴的《医学入门》,明代龚居中的《痰火点雪》、《外科活人定本》、《外科百效全书》、《幼科百效全书》、《女科百效全书》、《小儿痘疹医镜》、《福寿丹书》等,黄宫绣的《医学求真录》、《脉理求真》、《本草求真》、《医学集要》等等,都是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医学著作。

    2  旴江医家在国内外影响

    旴江医派具有人物众多,医学理论渊博、实践经验丰富,著作涉及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各学科,其中不少学术经验、处方用药仍指导于现代临床。如南宋妇产科专家陈自明不但临床医术精通,而且对于中国医学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关于妇产科病理的研究,为中医妇产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妇产科专著;书中不仅重点论述了妇人经、带、胎、产的生理、病理及其诊治方法,而且还具体介绍了各种妇科杂病的诊疗经验,提出许多对后世妇产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见解,首列“乳岩”病名,并对其早期症状与晚期临床特征作了详实的描述[3]。元代骨伤科专家危亦林通晓内、妇、儿、眼、骨、喉、口齿各科,尤擅长骨科。其著的《世医得效方》代表了金元时期中国骨伤科的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书中所著治法、方剂对骨伤科学有很大贡献,详细论述了骨折、脱位的整复治疗,术前创用麻醉法。首创悬吊复位法,用以治疗脊柱骨折,比英国达维斯在1927年始用此法早了600多年,且对今天的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5]。明代荣获“医林状元”荣誉称号的龚廷贤,不仅医术高明,著作颇丰,而且对中日医学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所著《万病回春》一书,十七世纪中叶传入日本,在日曾刊行多版,被奉为后世派的经典至今仍有重大影响,并且成为汉方成药制剂(仅用《伤寒杂病论》经方与《万病回春》方)的主要处方来源[6]。据学者统计:龚廷贤的处方占日本现代汉方制剂的9.25%,矢数道明著《后世要方解说》中占22.4%,森道伯、矢数格著《汉方一贯堂医学》中占33.33%。明代普及医学教育的李梴所著的《医学入门》曾传到越南,以歌赋形式为正文,旁注为补充说明;既汇集各家学说,又阐明独特见解;被后世医家视为一部医学入门之作,又是一部医学全书,为习医者之阶梯。明代痨瘵专家龚居中精医术,擅长内、外、妇、儿诸科;所著《红炉点雪》是我国第一部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痨瘵(结核病)治疗专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中大量治疗肺结核方剂用药平和,对今天该病的治疗仍然具有启示意义。黄宫绣是我国清代一位著名的医学家,特别注重实践,探求真理,故其著作,概以“求真”冠名,如《医学求真录》、《脉理求真》、《本草求真》;其研究本草,论述药性,也是“每从实处追求,既不泥古薄今,复不厚今而废古,惟求理与病符,药与病对”。这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实事求事的治学态度,为后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清代临床高手谢映庐崇尚医德、擅长内科,每年从端午至重阳都要自制时令成药“金不换正气丸”布施于人,受益者不计其数;其《谢映庐医案》有述治答问两类,所治验250余案,分为21门,大多经过他医误治失治,或久治不愈的疑难病症。每案病因、病机、辨证、立方均有详细论述,尤对伤寒、中风、癃闭、冲逆、淋浊、产后、幼科惊风等病证有独特的见解。

    以上各家,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的还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可见旴江医学为中国医药学谱写了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

    3  确立旴江医学的历史地位意义深远

    旴江流域为古代通往闽粤沿海地区的要冲。荆楚、吴越文化交汇于此,中原、闽粤文化滋润其中。魏晋以来,特别是两宋以后,临川古郡,旴江两岸,名人辈出,文事昌盛,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誉称。良好的社会氛围影响着医学人物的成长。许多优秀青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献身医学,笃志方书,精研医理,重于实践,著书立说,脱颖而出[7]。旴江籍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大诗人王安石,大刀阔斧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也积极推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通过市易法,实行医药政府经营,官药制度使药学事业得到有力促进;施行三舍法和兴办医科专科学校,使医药教育大力得到推进;实行医教分离,加强了医政管理[8]:这些改革的措施在其故乡抚州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在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中有“医药相济”一说。发源于抚州南城的建昌药帮,是中国南方一大药帮,在历史上与江西樟树药帮合称为“江西帮”,成为全国十三大药帮之一。曾在中药业界有“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过建昌不成”的谚语。药精质良提高了医家临床疗效,促进医学的发展。此外,金溪县浒湾镇明清两代木刻印书甚为著名,曾是全国木板印刷业的中心之一,为医学著作的刊行及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间接地促进了旴江医学的发展。

    旴江医学在医学史上的地位及贡献,堪与安徽的“新安医学”、江苏的“孟河医学”、广东的“岭南医学”相互媲美。但是在当今中医界却鲜为人知,不能不说是医学界一大遗憾。一些医学流派的总结多为新中国成立后。旴江医学的默默无闻,原因主要是解放后特别是近年来系统研究整理工作不够。因此,加强对旴江医家、医著及医药文献的系统整理研究,确立旴江医学的成就、学术地位及其影响,是江西乃至全国学者刻不容缓的大事。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旴江医著进行数字化处理,不仅有利于文献的保存,又可满足用户知识检索、挖掘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更好继承和发掘国内名医学术经验,从而实现旴江医家学术思想指导现代临床、科研、保健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作为年轻的中医工作者,愿与有志于整理总结的同道一致努力,使旴江医学这一灿烂的医学明珠发出应有的光辉。

参考文献

    [1]胡滨. 中医学术流派散论[J]. 中医文献杂志,2004,22 (4):1
    [2]贾得道. 中国医学史略[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 196
    [3]陈荣,熊墨年,何晓晖. 中国中医术语集成·中医文献[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7. 513
    [4]《中国医籍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中国医籍大辞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95
    [5]马玉良,蔡武承、骆正熙,等.脊柱复位架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73例报告[J]. 中医正骨,1992,4(3):23-25
    [6]俞雪如. 医林状元龚廷贤与日本汉方医学[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10):31-34
    [7]何晓晖,傅淑清. “旴江医学”形成因素的探讨[J]. 中华医史杂志,1998,28(2):100-103
    [8]徐春娟,陈荣,邓棋卫,等. 试论王安石变法对中医药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137-139

 (本文刊于《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第4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