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在我国医学史的作用
2014-01-12 13:03  

刘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 本文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收藏的大量的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中, 总结出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岭南 医学文献 民国时期 作用
  岭南位于我国最南端, 北枕五岭, 南濒大海, 主要包括广东、海南两省以及广西省的一部分, 属热带一亚热带气候。岭南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医史专家邓铁涛教授总结出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普遍原则和岭南地区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特点是重视南方地处卑下、炎热多湿、植物繁茂、瘴疠虫蛇侵袭等环境因素, 着眼于南方多发、特有疾病的防治, 勇于吸取民间经验及医学新知, 充分利用本地药材资源,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岭南地区医疗保健药物资源为主要对象的岭南医学, 从而决定了岭南地区的医学文献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色彩。
    我校图书馆收藏有较丰富的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 据统计共有教材75 种, 专著、期刊26 种,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笔者对本校图书馆所收藏的民国时期(1911~ 1949 年) 纷繁复杂的岭南医学文献进行整理研究。
    一、独具岭南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
    由于岭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温病学说对岭南医学的影响深远。民国时期, 研究温病学、运用温病方的岭南医家日众, 他们着手编写各种讲义, 如陈任枚、刘赤选等医家所编著的《温病学讲义》, 其学术内容在整理之中有所提高, 继承之中有所发展, 不仅完善了叶氏卫气营血理论体系, 而且对岭南温病的证治特点也多有阐发。
    民国初年以来, 岭南医家在治病用药中形成了岭南医派的用药特色。岭南医家用药多以轻剂为首选, 善用芳香轻清的花类药物。如《中医杂志》1926年第4 期《本校赠诊所医草》中有记载:“张凤女再诊, (舌色) 略红, (脉象) 浮带弦细, (证候) 头重身热未退, 手足骨筋痛痹, (说明) 此新凉外加暑湿内发证也。”于此,“梁翰芬先生订方”为:“白菊2 钱, 扁豆花3钱, 淡竹叶3钱, 薄荷叶5分, 鲜芦根4钱, 滑石粒3钱, 鲜竹茹2钱, 黄豆卷3钱, 生苡仁4 钱”。所用甘平药多和平无毒, 不论外湿内湿均为论治佳药。
    可见, 民国时期岭南医家从岭南地区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 大胆创新, 对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预防、调摄等都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个人见解, 丰富和发展了岭南医学。
    二、反映近代广东中医教育历史现状
    民国时期岭南的医学文献以教材为主, 如卢朋著编的《医学史讲义》、《药物学讲义》, 梁翰芬编的《诊断学讲义》、《治疗学讲义》, 陈任枚、刘赤选合编的《温病学讲义》, 梁湘岩编的《针灸学讲义》, 陈汝来编的《儿科学讲义》等。当时广东中医教材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 在全国都居于前列, 尤其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使用的教材获得全国一致好评,“各处国医学校讲义, 收广东中医药学校者颇多。”[1]既是研究专著, 也用作各校教材, 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就对《伤寒论》作了系统、完整的教学研究, 同时又用作伯坛中医学校的教材。这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医学发生重大的变革, 学校教育模式逐渐取代传统的世袭家传和师徒相授的方式, 成为中医教育的主要方式。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本已远不能适应近代教育的需要, 新式中医学教材的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从我馆民国时期岭南医学藏书以教材为主的特点这一方面, 也可以反映出民国时期岭南地区中医办校的蓬勃发展。当时, 广东的医学团体、学校有广州医学卫生社、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广东中医教员养成所、广东医学实习馆、伯坛中医学校、汉兴中医学校、广东国医传习所、保元国医学校、梅县中医学校、广东梅县国医学校、潮安国医学校、潮安国医讲习所、香山医学会、中医研究社、悟斋医学研究所。[2]这些团体、学校聚集了一批中医药学的知名人士, 编写中医书籍, 开展中医教育, 培养的学子遍及两广与东南亚各国。
    三、从侧面反映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
    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 虽仍是以继承古代的医学理论为主, 但不断将其丰富、充实、提高, 一些医学家在探索发展中医学的过程中, 注重吸收新的科学知识, 使近代中医学向系统化、专门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由单一、封闭的理论体系向着多元、开放的理论体系发展。
    这一时期中医学校在保存国粹、突出中医特色的前提下, 亦不忽视对外来西医知识的学习。既开设有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等中医科目, 又有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的西医科目, 中西医课程比例大致为8.5比1.5, 这种课程设置是典型“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鲜明反映。
    随着近代科学分科日渐明确, 各科研究迅速深化, 人们把精力集中在某个专科进行研究成为普遍现象。进入20 世纪, 西医学已有更多学科分类, 各学科分门别类、深入具体的研究方法, 对中医学有相当影响, 中医各科都有一些专门论述某些疾病的著作问世, 呈现出各科深入发展的趋势。如《医林一谔》第45期就有李秋铭的《痘科浅略》、薛定华的《百日咳之研究》等专科研究论述。同时, 还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如《西药概要讲义》中提到:“樟脑酸, 此于樟脑加酸是之气易化而成, 肺劳之盗汗, 此为最妙之药, 余曾以他药治此类病而无效者, 使服此药常能见效, 且不显何乖效。”[3]《电疗术》绪论中云:“电疗术者, 乃应用电疗器, 如感传电机……等通电气于人身, 以达疗病目的之术也。⋯⋯东西各国之医院多有电气疗病专科之设, 回顾吾国, 则寥若星辰, 岂非科学落后之耻耶? 兹择简便而易施行者, 择要述之于后, 俾补药物疗病之不逮, 亦即为医师疗病之一助也。”[4]《医林一谔》第45 期孙秉公的《木炭治痢之研究》中就用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来解释他的研究成果:“……木炭治痢实属创闻……凡石炭、石墨及金刚石, 均系炭素中之原子分子排列间起混化而成,……其成分含有电气及磁气, 惟量数则未晰。以显微镜窥测木炭, 兼有无数小气孔, 恰如海绵及海浮石,故其吸收力特强。”[5]
    四、对岭南地区中医事业的推动作用
    民国时期, 岭南中医学家顺应潮流发展, 总结新经验, 吸收新知识, 结合现代科学著书立说, 不断改进教材, 提高教学质量, 介绍和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医学理论, 反映了近代中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培养新型中医人才, 沟通中西医理, 改变了中医药人才知识结构的单一化, 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不少具有相当高度理论水平与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师, 总结出不少宝贵的临床经验和著作, 直到现在还影响着岭南医学界。
    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为例, 该校毕业生共计21 届571 人, 曾学课于该校者322 人, 合计893 人。大部分成为广东省中医事业的骨干力量, 据1986 年的统计资料, 该校学生中任高级职称者共33 人, 如罗元恺、邓铁涛、李仲守、刘仕昌、黄耀 、靳瑞、李国桥、甘少周等。[2]这些人既为本省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促成了中医药人才的输出。他们对近现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了奠基和推动作用,成为解放后党的中医药事业重要的依靠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小斌.岭南中医[M].沈英森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5
    [2]吴粤昌.岭南医征略[M].广州市卫生局、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州分会编印, 1994, 附录一
    [3]西药概要讲义[M].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15
    [4]冯印英.电疗术[M].广州市财厅前光东印.5
    [5]孙秉公.木炭痢疾之治疗[J].医林一谔, 1934, 4 (9) : 29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2005年第1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