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孟河医派的形成和发展探讨
2014-01-12 13:56  

单德成  赵小平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1)

    摘要: 孟河医派是近300 年来逐渐形成的一大医派,业绩彪炳。“孟河医派”名称的由来首次见于丁甘仁次子丁仲英1927 年在丁甘仁《喉痧症治概要》跋中说:“吾乡多医家,利济之功,亘大江南北,世称孟河医派。”出类拔萃的名医梯队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不断完善的学术特色是其繁荣昌盛的保证。其学术特色表现在:一是师古不泥,和缓醇正;二是博采众长,寒温兼容;三是不分门户,学而不偏;四是中西兼融,择善而从;五是精专博通,治法灵活。
    关键词: 孟河医派;形成;发展;特色
    中图分类号: R222. 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3250(2010)05-0364-03
    孟河医派是近300 年来逐渐形成的江苏医家一大流派,特别是在19 世纪中,成为中医学继温病派后的一支新军。其业绩彪炳,文化底蕴深厚,流派色彩明显,学术成就突出,是历史影响深远的地域性流派,也是学术流派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流派是指中医学同一个学科内,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派别。任何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医学流派,无不由其多方面的突出成就奠定历史地位,产生深远影响。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在继承前人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力纠时弊、大胆创新的结果。
    近年对孟河医派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孟河医派在国内外的影响之大、弟子之多,为目前国内其他医派难以企及。
    1 “孟河医派”名称的由来
    当今西方著名的中医药学者蒋熙德( 德国籍)研究证明:“德贤之子费国作(1730 ~ 1800),德才兼备,是第一个地方志有载的名医,称其‘精医’。从费氏第五代医家入载地方志这一事实表明,乾隆年间才开始有孟河医家的报道,至嘉庆年间(1796 ~1821)孟河才逐步形成地方性医学学派。[1]”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说:“吾吴医学之盛,甲于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此不必远引古事,即证之吾友听鸿余君《诊余集》中而见矣。[2]
    中国医史学家陆锦燧在《香岩经·序》曾说:“江浙间医家多以治瘟病名,独武进孟河名医辈出,并不专治瘟症,由是有孟河医派、叶派之分。[3]”丁甘仁次子丁仲英1927 年(民国十六年) 在丁甘仁《喉痧症治概要》跋中说:“吾乡多医家,利济之功,亘大江南北,世称孟河医派。犹古文有桐城、阳湖;绘事之传南宗、北宗。[4]”这是首次提出“孟河医派”的名称。
    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吕炳奎(原卫生部中医司司长)谓:“自十九世纪到民国初年,费、马、巢、丁四家崛起于这个孟河小镇,名震遐迩,因此当时流传吴中医学甲天下,孟河医生冠吴中的说法。[5]
    2 出类拔萃的名医梯队是孟河医派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孟河之名,源于唐朝常州刺史孟简拓浚河道而来。它原是武进的一条运河,镇因河得名,孟河镇北临长江,是常州市的西北“边陲”,地理区位条件独特,孟河地处在两座山之间,“东山对西山,两山夹一城”。
    上海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屠执中认为,孟河医派的形成可追溯至东汉三国时期,可谓葛洪医药余绪。孟河地区历代名医辈出,宋代出了许叔微,著《本事方》,开医案类著作之先河。明·王肯堂著《六科准绳》以求“宗学术之规矩”、“求醇疵互辨”。至清代,孟河地区积聚了一批学养很深的医界人物,为孟河医派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孟河医派鼎盛期,当时200 余户人家的孟河小镇,有十几家中药铺,自南向北分别是儒德堂、泰山堂(扬中人开),聚德堂、同德堂、天生堂( 马家药店),费德堂、仁济堂( 费家药店),灵济堂、益生堂(为费宝堂开),足见当时医事之盛。府县志有载:“小小孟河镇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撸之声连绵数十里”,孟河医家之名一时声震寰曲,足见当时医事之盛,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年代,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长江流域,历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新科技的策源地,更是中医药兴旺发达、学术流派争奇斗艳好地方。常州地处长江之滨,太湖之畔,位于长江三角州腹地。孟河北抵长江,南接京杭大运河,连接两大水系,水路发达,交通便捷,居沪宁线之中,与全国闻名的吴中医派同在一省,距离很近,为孟河医派的诞生提供了地理优势。孟河医派以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经过碰撞、浸润、涵容、交流,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和升华。
    费氏无疑是孟河医派中最古老的,其家谱可以追溯到汉代,从儒而仕,世为良臣。明末清初,费尚有弃官从医,定居武进孟河,开始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1626 年,为逃避太监魏忠贤对东林党的迫害,费尚有(1572 ~1662) 受“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思想的熏陶,离开镇江,定居孟河,弃仕从医,成为儒医,开费氏医学之先河。
    孟河医家绝大多数是典型的儒医。其中,“以儒通医”者占有很高的比例,他们或先儒后医、医而好儒,或儒而兼医、亦儒亦医。
    费家最具代表性的大家是费伯雄( 1800 ~1879),为费家世医第七代,在咸丰、同治年间以归醇纠偏,平淡中出神奇而盛名,他是孟河医派的奠基人。先儒后医,悬壶不久,即以擅长治疗虚劳驰誉江南,曾为林则徐家人治病,与林则徐是至交。道光年间曾两度应召入宫廷治病,先后治疗皇太后肺痈和道光皇帝失音证,称道其“是活国手”。至咸丰时,远近求医者慕名而至,门前时常舟楫相接。除“醇正”外又以“缓和”为特点,人称其以名士为名医,蔚然为医界重望。其孙费承祖,号绳甫,克绍箕裘,有乃祖遗德余风,中年后移居上海,以善治危重急奇病见称。
    马家原以疡科名者数世,至马培之(1820 ~1903,字文植)呼声最高,影响最大。时值慈禧太后病,征各省名医医治,1880 年马氏受荐入宫,治愈其病,遂得赏识。后马氏因故托病回家,慈禧且赐有“福”和“务存精要”两块匾额,医名大振。宫廷里传出“外来医生以马文植最著”的声誉,被称为“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所著有《外科传薪集》,主张外证需内外同治贯通,方能取效。另其门人整理有《马氏医案》,另有《医略存真》1 卷行世。巢家是在两地先后成名,即是巢崇山、巢渭芳二人,巢崇山在上海行医50余年,家学渊源,学验宏富,擅长内外两科,刀圭之术犹为独到。巢渭芳系马培之学生,精内科,尤长于时病。一生留居孟河,业务兴旺,名重乡里。
    丁家医学造诣最深的是丁甘仁,从马培之学,能兼蓄马氏内外喉三科之长,因首创中医专门学校,有“医誉满海上,桃李遍天下”之称颂。孙中山先生曾以大总统的名义赠以“博施济众”金字匾额,悬于上海旧白克路人和里诊所大厅,以示表扬。
    费氏、马氏及丁氏曾先后被清代朝廷和民国政府嘉奖加大了孟河医派的显赫声望,也吸引了孟河的其他家族从医,孟河医家队伍不断壮大。
    孟河医派是近代中医名家的摇篮,哺育出许多全国知名的医学大家,从清道光、咸丰年间起至清末民初,孟河医家又陆续向外发展,沙石安迁镇江大港,马培之晚年去苏州,巢崇山、费绳甫、丁甘仁迁上海,余听鸿迁常熟,贺季衡迁丹阳,邓星伯迁无锡,法家到宜兴和桥与武进雪堰桥等均著声当地,成为当地的名医或医学流派,并带出众多弟子,代有发展,并遍布全国各地和港澳与世界各地。在2009 年评出的30 位“国医大师”中,朱良春、陆广莘、裘沛然、颜正华、颜德馨等5 位都是孟河医派中的佼佼者。
    3 不断完善学术特色是孟河医派繁荣昌盛的保证
    3. 1 师古不泥,和缓醇正
    其代表人物费伯雄说:“巧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于规矩。”他在咸丰、同治年间以归醇纠偏,平淡中出神奇。他认为医学发展至今芜杂已极,必须执简驭繁救弊纠偏,以使后学者一归醇正。为此他从临诊实际出发,博采古今学术之精华,不掺杂门户偏见,努力探求立论平允不偏的醇正医学,对于秦汉后各家悉数容纳,且不泥于门派之争,将各派学术熔冶于一炉,用药轻灵平正,即遇危难重症,谴方仍然不离平淡,不以炫奇猛峻求功,于平淡中显神奇所谓平淡之法,实即辨证实施的基本大法,此乃为医者必须娴熟掌握、悉化成心的醇正归一法则,只有深谙《灵》《素》理、法、意之精髓,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在纷杂瞬变的病情面前做到执简驭繁,出奇制胜。治法用药看似平淡,却能效若桴鼓,力挽沉疴,达到神奇的境界。费氏的大量临证验案,诠释印正了这一学术观点:平淡致精,奇出于中,“平淡之极,乃为神奇”。
    3. 2 博采众长,寒温兼容
    清代当时温病学派与伤寒学派之间存在很深的鸿沟,有如水火不能相容,孟河丁甘仁、绍兴何廉臣为代表的寒温融合学派的兴起,能择善而从,由温热派兼学伤寒学派,从时方派入而由经方派出。对外感热病的认识,宗《伤寒论》之六经辨证,但又不拘泥伤寒方;师温病卫气营血的理论,而又不墨守于四时之温病。熔伤寒温病于一炉,伤寒辨六经与温病辨卫气营血相结合、经方与时方并用的治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寒温融合学派的辨证论治特色,突破伤寒与温病分立的格局,创立了寒温融合的辨治体系,标志着近代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
    3. 3 不分门户,学而不偏
    网罗名家,收徒授业,创办学校,学术交流,办刊著书,令孟河学术得以风靡于神州。中医教育的奠基人丁甘仁先迁苏州,复东行上海。当时中医界私人传授,每多保守思想,对医学造诣秘而不宣,或传临床经验而不讲理论知识,使从师问业者众,得一技之长者少。丁氏认为:“个人带徒方式不能满足培养中医人才之需要,拯救中医学遗产,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为振兴中医事业,普及与提高教育为关键。”遂邀请名流李平书、王一亭诸公发起筹备,集资办学,复联合沪上名医谢利恒、夏应堂诸同道,于1916 年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为配合临床,又着手创办沪南、沪北广益中医院门诊和病房作为实习基地,期间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骨干,其中不乏佼佼者,如程门雪、黄文东、丁济万、秦伯未、章次公、曹仲衡、刘佐彤、陈耀堂、张伯臾等。
    3. 4 中西兼融,择善而从
    丁甘仁说:“医为仁术,择善而从,不分畛域。中医以气化擅胜,西医以迹像见长。论其理则中医至精,论其效则西医亦著。[6]”他对中西医并无成见,但对当时一些中医学了些西医的皮毛就见异思迁曾有严厉的批评:“土苴圣言,肤附西学,致令新知未启,旧学已荒。”这是近100 年前说的,用在今天仍有启迪作用。
    丁甘仁的弟子章次公(1903 ~ 1959) 是我国杰出的中医教育学家和临床学家,他提出“发皇古义,融会新知”[7]的学术思想。并在“治国医门径语”中曾强调,必须参考西医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
    马培之对于霍乱等严重伤津大症,用甘凉药加入食盐,完全与西方医药的口服补液法暗合。对急重症改革剂型,以求速效,都有突破前人的法度。
    3. 5 精专博通,治法灵活
    孟河医派医家十分重视“全科”意识和技能,作为识证和治病的基础。余听鸿在“发背”病案末说,“所以习外科者,不可不习内科也”。在另一部医著《外症医案汇编》中有更详尽的论述:“今时内外各专其科。外科专仗膏丹刀针,谙内症者少,内科专司脉息方药,谙外症者不多。病家每遇大症,或兼感冒寒热,疑外科不谙内病,延内科用药立方,每至内外两歧,彼此相左,当表反补,宜托反清,内症未平,外症变端峰起,攻补错投,温凉误进,贻害非轻。”这些至理名言,至今仍振聋发聩,历久弥新。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始有“全科医生”之议,而章次公早在三四十年代不仅专于内科,对妇儿外科更是精益求精。所治病种非常广泛,内科中既有难治之咳喘、肝硬化等慢性病,又有胸痹心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病,更有黄疸、肺痨、疟疾、瘟疫等传染病;妇科之经、带、胎、产四大证,应有尽有;儿科号称哑科,辨治最难,而案中所治高热、惊厥、肺炎、麻疹、百日咳、丹痧等急性传染病,莫不效如桴鼓;外科之阑尾炎、腹膜炎等急腹症,更是难以枚举,充分说明章次公先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精专博通的“全科医生”。
    在治疗上不分内服外用,以获效灵捷为先机,故孟河医家治疗诸病卓有成效,且流传不少有效秘方。
孟河医派历代医家为我们遗留下大量的医学著作,可谓卷帙浩繁,浩如湮海,文献资源价值极其丰富。如费伯雄著有《医醇賸义》、《医方论》、《费批医学心语》等;马培之著有《马评外科全生集》、《外科传薪集》、《医略存真》及《外科集腋》等;巢崇山撰有《玉壶仙馆医案》、《千金诊秘》等;丁甘仁著有《药性辑要》、《脉学辑要》、《喉痧症治概要》等。据不完全统计,从清代至今共有各类著作212 部,其中医经类4部,伤寒、金匮、温热类13部,综合类92部,方药类23部,外科类骨伤科类7部,妇科、儿科类6部;五官科类3部,医案医话医论类44部,针灸类、刮痧类、气功类6部,诊断类6部,医史类2部,传记类6部。
    孟河医派至今代不乏人,枝繁叶茂,其弟子仍领军现代中医学,这与孟河医派的文化滋养密不可分。在信息张扬的知识经济时代,“酒香还怕巷子深”,孟河医派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精粹部分,应该从小街水巷中走出来。我们认为,中国文化包括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历程中会有更大的影响力,她将走向世界,贡献于全球。因为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都必然是世界的,孟河医派文化亦是如此。孟河医派的学术造诣、临床结晶及其贡献,将永远在中医坛上灿烂发光!

参考文献

    [1] 朱雄华,等. 孟河四家医集(第1 版)[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420.
    [2] 单德成. 余景和《诊余集》学术思想探讨[J]. 江苏中医药,2005,26(7):5.
    [3] 朱雄华,等. 孟河四家医集(第1 版)[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425.
    [4] 朱雄华,等. 孟河四家医集(第1 版)[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240.
    [5] 朱雄华,等. 孟河四家医集(第1 版)[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6] 常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 人文常州纵横谈( 第1 版) [M]. 常州:江苏出版社,2006. 172.
    [7] 朱良春. 章次公医术经验集( 第1 版) [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第5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