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试论吴门医派学术传承和创新
2014-01-12 14:34  

黄亚俊  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吴门医派作为江苏地域性流派,中医学术思想上具有传承和创新的特点。吴门医家对河间、易水、伤寒等学派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同时创立了温病、中西汇通等学术流派,奠定了吴门医派的学术地位。
    关键词:吴门医派;中医流派;中医传承

    吴门医派作为江苏地区的一大地域性流派,其内涵较广,由诸多学术流派、世医流派组成[1]。而其中的学术流派既有对经典学术的传承和发扬,又有新的学术流派形成和流传,因此继承与创新是吴门医派的特点之一。本文从河间、易水、伤寒、温病、中西汇通等学术流派入手,论述吴门医派中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创新。
    1  河间学派
    河间学派起于刘完素,以阐发火热病机为中心内容。吴门在传承上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据《医部全录· 医术名流列》传载宋元年间的葛应雷所得刘完素、张洁古诸书。另一条传承于朱丹溪。赵良仁、王履为朱丹溪门人,王宾学于丹溪门人戴思恭。王宾门人甚多,后世多私淑丹溪之学。故有“吴门医派的鼻祖是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而朱丹溪的门人戴思恭则是吴医形成的引导者”之说。[2]
    1.1  王履
    元末昆山人,其《医经溯回集》论述“仲景专为病之伤寒设,不兼为即病之温暑设也”。温病、热病不得混称“伤寒”。火热病机基础上出“伏邪温病,伤寒与温病分野”[3]。秉承《内经》“亢害承制”思想在王冰自然承制说、刘河间胜己之化说之上发展出协调统一说[4],论其为“造化枢纽”,更注重其对天地六气相应关系中的机体自身协调机制[5]。其在“四气发病”、“阴阳虚实补泻”方面亦有所发挥,提出“类中风非风”创立中风非风学说。[6]
    1.2  盛寅
    明吴江人,王宾门人,其著《医经秘旨》在倡导“气有余便是火”、“阳有余阴不足”的火热病机基础上,“推本阴阳”用“阴阳相抱”之理阐述了“阴不足”与“纯阳论”的关系。[7]“先天者,无形之虚,神而已矣;后天者有形之实,则气血也。”从而进一步阐明气血与形、神间的密切关系。
    2  易水学派
    易水学派起于张元素,传于李杲,是以研究脏腑病机及辨证为主要内容,以脾肾虚损为重点,故用药多温补。吴门各医家传承此学派多为私淑,诸如葛应雷、倪维德、许矩、张用谦,学术的创新以薛己、李中梓为主。
    2.1  薛己
    明吴县人,著作繁多,理论上在继承易水重视脾土的基础上,并阐发肾与命门的关系为要,并针对当时滥用河间学派的降火之法的流弊,提出“以滋养化源为法”[8]以温补为主。后代医家常誉其为温补学说的先导,并把温补思想拓展到外科、妇科、儿科诸科。特别是外科疮疡,提出疮疡脓出应用补发,完善了外科内治“消”“托”“补”三法,为“苏派外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 李中梓
    明末华亭(今上海)人,长期寓居苏州,侧重于脾肾,在《医宗必读》中提出“先天后天根本论”、“水火阴阳论”、“辨疑似论”,《颐生微论》中提出“化源论”等学术思想,治疗上又重“元阴”、“元阳”先天元气的护养。李中梓在吴中地区有门人沈朗仲、马元仪、蒋示吉等人。马元仪门人又有叶天士、尤在径等人。其门人甚多,他授业过程中又“知人善用,教学相长”[9],其学术思想在吴中传播甚广。
    3  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专门研究或发挥张仲景的《伤寒论》,阐发外感病的辨证论治。吴中地区中倡导伤寒学说的如:喻昌、张璐父子、周俊扬、柯琴、徐大椿、尤怡、钱璜等人。在前人研究《伤寒论》的基础上从“错简重订”、“辨证论治”角度研究发挥《伤寒论》。
    3.1  喻昌  张璐父子  周俊扬
    以“错简重订”为研究角度。认为王叔和编次的版本有错乱需要考订移整。喻昌,清初南昌人,寄寓常熟,深受新安医家的方有执影响,在方氏“六经辨证”以分篇的基础上,倡导“三纲鼎立”之说,以阐发四时外感。张璐父子,清长州(今苏州)人。在继承“六经辨证”、“三纲鼎立”之说的同时,对于《伤寒论》部分条文的方药、兼证、症状进行补亡。同时张璐深受易水温补思想影响也重视甘温和中,益气扶阳。周俊扬,清吴县人,方有执、喻昌的学说之后,在《伤寒论三注》中提出“有热无热,乃辨识阳证阴证的大纲”。
    3.2  柯琴  徐大椿  尤怡  钱璜
    此四人主要从“辨证论治”角度研究《伤寒论》。柯琴、徐大椿持“以方类证”观点。柯琴,原浙江慈溪人,迁居常熟从“证从经分,以方名证”入手,提出“六经地面说”[10],认为六经为百病立法,主张“以证为辨治重点”[11]。徐大椿,吴县人,从“据方分证,方不分经”入手,“以论中用此方之证,列于方后”,注重以方为要的同异辨证之法。尤怡、钱璜持“按法类证”观点。尤怡,长洲(今苏州)人,其《伤寒贯珠集》,以正治、权变、斡旋、救逆、类病、明辨、杂治、刺法等治法,依法类证,重编伤寒,以突出治法。钱璜,虞山(今常熟)人,其《伤寒论证治法发明溯源集》从六经病证的立法施治角度,以“正变之不同,剖明其立法之因”的思想重编伤寒条文,从治法而分析证候。
    4  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是吴门医派自身形成和兴起的学术流派。其萌芽在河间的“火热病机”,又与苏州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密切其关。主要针对疫病,研究外感热病的诊治。在吴中医家中,元末的王履在《医经溯回集》中就提出温病、热病不得“混称伤寒”。明末吴有性又在《瘟疫论》中提出“天气间别有一种异气”。到了清代以叶桂和薛雪的学术思想最具代表。吴蒙、缪遵义、柳宝怡等吴门温病学家都从治法的角度充实发展了温病学派。
    叶天士,清吴县人,门人顾景文整理出的《温热论》为温病学派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卫气营血”辨治纲领阐发了温热病机,从“验齿舌,辨斑疹”提出新的诊法,提出“透”、“泄”、“甘苦合化”等治疗大法,“先安未受邪之地”更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薛雪,清吴县人,较叶桂略小十五岁,其《湿热条辨》中主要完善了温病学说中湿热病部分的内容,辨析湿热受病的病因病机,指出“湿热多由阳明、太阴两经表里相传。” 强调用“宣湿、化湿、燥湿、利湿、逐湿”五种治疗方法治疗湿热病。
    5  中西汇通学派
    中西汇通派形成在清末民初,西方医学的进入之时,一些医家接受现代医学思想,暗合“中体西用”的思想[12]。吴中医家中以陆彭年、顾福如为代表。陆彭年从恽铁樵函授研究医学,提出“中医科学化”主张。顾福如,是“以西医出身汇通中西”[13],在其临床实践中,深感中西医各有所长,应相互济用,利用化验等手段,常用中西两种方法治病。
    6  外科学派
    吴门外科学派中以薛己代表的“薛己派”,王维德为代表“全生派”、高秉钧“心得集派”三大学派组成,常称“苏派外科”。其中“全生集派”、“心得集派”都是在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为首的“正宗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并弥补了正宗派的不足。[14]
    (1)王维德,清吴县人,著《外科全生集》。主张疮痈“阴阳辨证”而分阴证阳证,并以“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为治疗手段。特别是以“阳和汤”治疗阴疽,在以“火热”为总病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
    (2)高秉钧,清无锡县人,著《疡科心得集》。创疡科“三部病机论”,将人体分上中下三部,按发病部位论治。受温病学说影响,创“火陷、干陷、虚陷,三陷变局”,以温病治则来治疗。
    吴门医派作为地域性流派,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苏州地区的文化包容性使学术思想在此地交融,从而出现在全国影响甚广的吴门医派。学术思想上以继承与创新为基本特征,而创新尤为瞩目。“纵观中医各学派,始发于创新,迭见于群体的继承”[15],吴门医派则是中医学术流派群体继承的地域性载体。整理其学术脉络,更有助于理解继承发扬吴门医派的医学内涵和思想。

参考文献

    [1]陈仁寿. 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J] .中医药文化,2009 (4):19-20.
    [2]华润龄. 吴门医派[M] .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35.
    [3]王左原,金香兰. 造化枢纽释运气—论王履的五运六气学术思想[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 (2):88.
    [4]颜新.亢害承制论源流谈[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5(4):21.
    [5]左原,金香兰. 造化枢纽释运气—论王履的五运六气学术思想[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 ( 2 ):87.
    [6]张志远. 丹溪二弟子传[ J ]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2 (2):63.
    [7]吕金山.盛寅学术思想初探[ N ].中国中医药报,2008-08-13(4).
    [8]陈照甫. 阴阳之橐籥生化之本源—薛己滋化源论治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 (3):42.
    [9]金庆江,金庆雷. 李中梓对吴中医学的影响[J] .江苏中医,1994,15 (4):45.
    [10]柯琴. 伤寒来苏集[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1]俞雪如. 柯琴“以方名证”思想对吉益东洞“方证相对说”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2 ( 2 ):12.
    [12]姜明煤. 中体西用”与中西医汇通思潮[J] . 医学与哲学,1989 (6):33.
    [13]王国平.从苏州博习医院看教会医院的社会作用与影响[J].史林,2004 (3):86.
    [14]刘再朋. 试谈中医外科学派[J] .江苏中医,1965 (4):21.
    [15]孟庆云. 论中医学派[J] .医学与哲学,1998,19 (8):432.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