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建昌药帮的传统炮制特色
2016-12-28 08:44  

          吴蜀瑶1,2   李洋1,2   吴志瑰1,2   谢斌2   谌瑞林2,3范崔生1,2

1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2 范崔生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南昌3300063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摘要:建昌帮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文对江西特色炮制帮派建昌帮从传统炮制工具、辅料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展开论述,为建昌帮传统炮制特色技术的整理挖掘及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昌药帮;炮制特色


建昌,即为现今江西省南城县之古称,该县历代为建昌军、建昌路、建昌府的治驻地。建昌位于赣闽交通之要道,曾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军事要地,不仅经济繁华,自然资源丰富,医药文化更是繁荣一时[1]。特别是经过了宋、元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两朝,建昌药业已处于鼎盛状态,并发展形成了建昌药帮(简称建昌帮)。建昌帮不仅炮制工艺独树一帜,且辐射甚广,除影响了江西南丰、广昌、资溪、瑞金等东半部县府外,也流传到了福建、广东、台湾等省。

在历史上,建昌帮与江西省樟树帮合称为江西帮,为全国十三大药帮之一。江南药界至今还流传着“药不过樟树不灵(齐),药不过建昌不行”的谚语。建昌帮修治炮制,多出名师巧匠,并有一套传统独特的丸、散、膏、丹和饮片的炮制技术[2]。建昌帮中药炮制工艺、工具及辅料特色鲜明,讲究形色气味,毒性低,疗效高。饮片外形美观,斜、薄、光、大、色艳、气香、味厚。其主要的炮制技术特点就体现在工具、辅料和工艺三方面。

1传统炮制工具及特色

建昌药帮加工药材,工具多有特色,如切药刀(见图1)、雷公刨(见图2)、枳壳榨(见图3)、槟榔榉(见图4、香附铲(见图5)、泽泻笼、炆药坛、麦芽篓、圆木甑、硫磺柜、蔑烘笼等。建昌帮的切药刀称建刀、琢刀,刀面大,把长,重约1.5公斤,与禹帮的满月刀、樟树帮的小汉刀,并称为全国三把刀。因各帮所用切药刀刀形不同,操作各异,故而药界有见刀认帮之说。建刀具有刀口线直,刃深锋利,吃硬省力,一刀多用等特点,可用来切制片、段、丝、块等各种规格的饮片,运用广泛,乃建昌帮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除此之外,雷公刨为建昌帮所独创之刨具,历史悠久,且一直沿用至今。由雷公刨所刨制的饮片往往斜、薄、大、亮,片形精美,片张均匀,可大可小。过去建昌帮药界曾有专门的刨药师及药工,其使用频率可见一斑。

       

                    图1 建刀                      2  雷公刨                             3   枳壳榨

     

                                  图4   槟榔榉                        5   香附铲


其它特种工具,材质不一,设计精巧,亦颇有特色,如枳壳榨,为一长形梯式工具,可通过上下移动榨板将枳壳对折压扁定型,以便切制凤眼片或人字片;槟榔榉,为切制槟榔的特殊常用工具,以铁针刺入润制后的槟榔中,将其嵌牢在凹面,以方便切制;香附铲,为一木把双片或三片铲刀,可用于捣碎香附米;泽泻笼,为竹篾制成的长笼,通过两人的来回推拉,使药材与药材之间,药材与竹笼内壁之间相互碰撞,以除去药材表面细须根及茸毛。此外,还有茯苓刀、附子筛、麦芽篓、炆药坛、圆木甑、猪肝色刀石等不同与其它地方的工具,均古朴简便,各得其所,运用有别[3]

2传统炮制辅料及特色

在中药炮制加工的过程中,辅料是十分重要的附加物料,然各地所用辅料与方法皆不相同。建昌帮传统炮制辅料具有选料独特,遵古道地、制备考究、一物多用的特点。而在众多辅料中,又以谷糠最具特色。谷糠,又称谷壳、砻糠,是稻谷的外壳,南方最为常见。其具有表面粗糙,质地轻松,易燃易吸水等特点,能入脾胃经,健脾祛湿。谷糠不仅可以作为燃料煨、煅、炆制药材,也可用蜜炼谷糠炒炙药材,同时还可用于净选、润制、密封养护等的辅料,充分体现了一物多用的特点。在炮炙药材时,用谷糠与药共制,可使药材受热均匀,色泽鲜艳无焦斑,还能添香赋色,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在净选药材时,利用糠的粗糙面与带种子的果实内瓤共同揉擦,在水中分离非药用部位从而达到净选目的;在润制药材时,可用含水分的谷糠堆埋、伏润药材,调节内外水分,吸出药材内部过多的水分,并保持表皮水分,使药材坚实不碎;在贮藏药材时,干谷糠具吸湿性能,用时以麻袋盛装三分之二袋干糠,药材置防潮地面上,四周以糠袋堆埋;另外在药材的炒制过程中,建昌帮还可利用糠在炒炙时色泽的深浅变化,观察掌握火候大小及饮片炮制程度[4]。谷糠运用之广泛,历史之悠久,在我国中药炮制界独具特色,并以南糠北麸作为我国南北中药炮制技术流派的显著区别。

此外,建昌帮亦精于各类辅料之效用,长于根据中药传统理论,将特定辅料与药共制,达到减毒增效,增强或改变药物性能的目的。如炆熟地时加入砂仁、陈皮,可去其腻膈之性;用生姜制天麻,增强祛痰止痛定眩之力;采用童便制马钱子,既可降低马钱子之毒性,同时能增强其消瘀定痛之功;用鲜青松叶、豆腐浆水煮制硫黄,可降低药物的辛燥之性及毒性。另外,黄酒、米醋、白矾、朴硝、米泔水等的运用也皆是别具一格。

3传统炮制工艺及特色

建昌帮炮制工艺以中药药性理论为指导,结合烹饪技术,严把净选、切制、炮炙三关。净选有拣、筛、簸、碾等,以及水制法之洗、泡、漂、飞等方法,切制以浸、润、腌等为软化方法,以刀刨为工具,片形丰富,有“防风飞上天,桔梗不见边,枳壳人字片,槟榔一百零八片”之称(见图6~9,火制包括炒、炙、煨、煅等法,水火共制有蒸、煮、炆、熬、淬,其他制法有霜、曲、芽、复制等方法,各法之运用也皆是“炮制虽繁,必不得省工夫;辅料虽贵,必不得短斤两”

   

          图6    防风飞上天                              图7    桔梗不见边                            8   枳壳人字片

建昌帮的工艺自成体系,与同为“江西帮”的“樟树帮”相较,亦独具特色。建昌帮擅用蒸法,且运用广泛,如在药材软化方面,建昌帮多以蒸代润,软化后再切制,其目的取蒸后色泽鲜艳,在减毒方面,建昌帮多采用加辅料隔水蒸代替煮法,如制川乌、制草乌、姜半夏、制天南星等,均是采用蒸法,至微有麻舌感为度,以达到减毒目的。在切制上,建昌帮善用刨具,尤常用于根及根茎类药材,片型“斜、薄、大、亮”,颇有特色。在运用辅料上,建昌帮对蜜的使用亦颇为讲究,在使用方式上更为多元,根据药材特点和用药目的不同,可使用蜜水预炼谷糠,再以蜜糠炮制药材,如蜜糠炒白芍、蜜糠炙桑白皮等,也可将蜜置于锅内再加药材拌炒,如蜜炙黄芪,还可将药材以蜜水或蜜酒拌匀并闷透再行炮制,如蜜酒炒柴胡、蜜炙桂枝等。

过去建昌药帮炮炙技艺的经验传授,不用文字书册,一律是口传心授,谨防泄露外散。尤其对一些有特色的饮片炮制方法,视为帮内绝技,只在南城、南丰二县小范围内制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渐公开,扩大流传地域[5]。建昌帮炮炙法,体系完备,工艺独到,其中又以煨法及炆法最具特色。

3.1煨法煨制法,乃雷公炮炙十七法”之一,是将净药材置糠火中煨熟的制法。其它药帮亦有煨法,通常是用湿面皮或湿纸包裹,埋于热灰中煨至面皮或纸呈焦黑色;或用炒热的滑石粉、麦麸等在锅内拌炒覆盖闷煨法。建昌帮之煨法不同于一般方法,其仍保留着唐代以来用糠灰炮炙的古老技法,在全国别具一格。如煨附子(见图10),其加工方法是:取盐附子,洗净,用清水浸漂7~10天,每天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取出,晾干;然后,在避风处用砖砌一围灶,高约40~1250px,其内均匀平铺烧过的细糠灰烬,将药物头尾交错压住立于灰烬中,至没有空隙,在上面覆盖一层生姜片,生姜片上再平覆盖2张草纸,纸上再铺一层约4~125px细糠灰,灰上平铺少量稻草、干糠壳;然后,再于四角点火引燃,约2~3天后,待糠烬灰冷(以附子顶端下陷,纸不烂掉为宜);取出附子(此时药材应敲之有响声),再蒸10~14小时,至口尝无或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晒干,再用开水泡15分钟,用麻袋日摊夜闷2~3天,切纵薄片,晾晒干。每盐附子100kg,用生姜12kg。煨制而成的附子饮片为不规则形的薄片,表面棕褐色,半透明,有空洞和裂隙。建昌药帮通过糠火燃烧之高温,佐以生姜,煨去附子的毒性,即能减毒增效,又可体现饮片味厚而纯真的特点,是建昌帮中药饮片拳头产品之一。

   

    图9    槟榔一百零八片                           10   煨附子                               11   炆熟地

3.2炆法炆,是指以没有火焰的微火慢煮。建昌帮炮制工艺取法烹饪,在食品烹调中多有运用,如炆鱼炆鸡[6]。炆制法是将净药材以水浸透后,装入陶制炆药坛内,加入清水及辅料,置糠火中用文火慢慢煨煮至熟的制法,属水火共制法。为建昌帮炮制滋补药材的特殊方法。此法不同于将药材直接置于糠火中干煨,而是以陶罐为容器,加水慢煮。陶器用于食品烹饪,古已有之,所制食品,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且味香而醇正,到现代依然被食客们所称道,而用陶器炆制滋补药材,优点亦相同。清代炮制学家张仲岩所著《修事指南》有云砂锅制者取煎熬而味真”。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亦收载了4种炆法炮制品,分别是炆地黄(见图11)、炆何首乌、炆黄精和炆远志[7]。现以炆地黄为例阐述炆法之奥窔,其法:取生地黄,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取润透的药物放入炆药罐内(药物量不超过罐容积的2/3),加入清水没过药面,上盖;将炆药罐移置围灶内,在罐周围堆满干糠,用稻草点火,炆1天后往炆药罐内加入砂仁、陈皮末并拌匀,再炆1天至糠尽灰冷、药熟汁尽;取出炆好的药物,晒至半干后,再移入容器,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吸尽;然后,置于木甑内,蒸6~8小时,取出,晒至半干时,切厚片,干燥。每生地黄100kg,用砂仁、陈皮末各1.5kg、黄酒20kg。加砂仁陈皮炆制后用黄酒蒸制工艺制备的炆制地黄是建昌帮特色炮制品种,具有气味纯真而独厚,补血而不凝滞的独特品质,在南方药界享有很高声誉[8]

参考文献

[1]曹萍,梅开丰,褚小兰,等.江西建昌药帮的历史考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2):7~9

[2]上官贤.建昌帮四味中药的传统炮制法[J].中成药研究,19854):19~20

[3]钟凌云,龚千锋,杨明.建昌帮炮制技术传承与发展初探[J].江西中医药,2015469):7~9

[4]张金莲,曾昭君,潘旭兰,等.砻糠在建昌帮中药炮制中的应用[J].中草药,20134421):3092~3094

[5]许怀林主编.江西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16~317

[6]易炳学,钟凌云,龚千锋.江西建昌帮炆法特色炮制及其现代研究思路[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755~1756

[7]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8]胡志方,王小平,郭慧玲,等.江西建昌帮炆制地黄中辅料作用探索(Ⅰ)[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42

(本文刊于《江西中医药》2016年第11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