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英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医医院 南京 210000)
摘要:陈自明深入研究妇人生理病理,在《妇人大全良方》中重视调治气血,调摄冲任二脉,注重肝脾、滋补化源,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为妇产病的论治提供了参考思路。 关键词: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妇产病
陈自明,字良甫,又作良父,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勤奋努力,博览历代医家著述,行医于东南各地,收集各家有效经验方,并结合自己临证实践和家传验方,撰成 《妇人大全良方》 一书。在 《妇人大全良方》 一书中,陈自明开篇即提出“凡医妇人,先须调经;经脉不调,众疾生焉……众疾既无,须知求嗣……求嗣已明,须知胎教……胎教已明,须知妊娠疾病……妊娠疾病已明,须知坐月……坐月已明,须知产难……产难已明,须知产后疾病”,由此可以看出,陈自明是从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入手研究,进而详细阐述妇女在经、带、胎、产各个环节的生理病理[1]。笔者就 《妇人大全良方》 妇产病论治思路进行简要探析。
1 辨治妇产病以妇人生理为基础
1.1 关于月经,陈自明在 《妇人大全良方》 中引用 《内经》
的文字论述道:“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天,谓天真之气降;癸,谓壬癸,水名,故云天癸也。然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肾气全盛,二脉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所以谓之月事者,平和之气,常以三旬一见,以像月盈则亏也。”由此可知冲任二脉与女子月经关系密切,并指出冲任二脉如果无伤损,那么阴阳和平,气血调适,月经就会按时来潮。此外,他还指出,女子月经来潮与手太阳小肠之经、手少阴心之经密切相关。如在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调经门·崩中漏下生死脉方论第十七》 中谓:“冲脉、任脉为经脉之海,皆起于胞内。而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妇人经脉调适,则月水依时”[2]。
1.2 关于带下,陈自明指出此与带脉有关,他在 《妇人大全良方 · 卷一·调经门·崩中带下方论第十六》 中说:“脉有数经,名字不同,奇经八脉,有带在腰,如带之状,其病生于带脉之下。其有冷热者,即随其性也。”
1.3 关于妊娠,陈自明在 《妇人大全良方·卷九·求嗣门·褚尚书澄求男论第二》 中指出:“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阴阳完实,然后交合,则交而孕,孕而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如果女子婚配过早,“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阴气早泄,未完而伤,未实而动”,那就会导致“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子脆不寿”。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一·胎教门·脉例第一》 中指出,妇人妊娠时“少阴脉动甚”,又言“手少阴属心,足少阴属肾。心主血,肾主精,精血交会,投识于其间则有娠”。[3]
1.4 关于产后:在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八·产后门·产后将护法第一》 中指出,要“避风邪、养气血、下恶露、行乳脉也”。总的说来,陈自明是从气血、脏腑和经络来阐述妇科生理病理的,故在疾病论治上,他特别重视冲任二脉、肝肾两脏以及气血[4]。
2 辨治妇产病重视调治妇人气血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妇人经、孕、产、乳都与气血密切相关。在 《妇人大全良方·室女经闭成劳方论》 中指出:“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这充分强调了气血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人之所以生病都是因为气血受损所致。 《妇人大全良方·产宝方·序论 》 言:“气血者,人之神也。然妇人以血为基本,苟能谨于调护,则血室行,其神自清,月水如期,血凝成孕。”因此,陈自明提出“女子调气”的治疗原则,“气血宣行,其神自清”,表明陈氏论治妇人之病重在调治气血。妇人在月经、胎孕、产育、哺乳期都需要气血供养,如果气血充沛则经、孕、产、乳正常,反之则发生异常[5]。
《妇人大全良方·众疾门·通用方序论》 所罗列的方子以调血方为基础,将加减四物汤位列第一,治疗妇人常见病经、带、胎、产诸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例如,对于妇人产后伤寒的辨治,陈氏提出明确主张:“凡产后发热,头痛身痛,不可便作感冒治之”,此等病证多是血虚或败血作梗,他分析道:“血虚者,阴虚也;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发热“且与平和之剂与服必效”,提倡以四物汤加减,调理阴血为主的治法。
3 辨治妇产病调摄冲任二脉为要
冲、任、督三脉皆下起胞宫,上与带脉交会,因此胞宫的生理功能与冲、任、督、带四脉密切相关。
《妇人大全良方》 认为:“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为经络之海,与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经互为表里,上为乳汁,下为血水”,“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既盈,应时而下,否则不通也”,“妇人冲任二脉,为经脉之海,外循经络,内容脏腑,若阴阳和平,经下依时。若劳伤不能制约,则忽然暴下,甚则昏闷”,“妇人病有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而致”。在陈自明看来妇人病的发生与冲任二脉密切关联。陈自明认为“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能调节十二经之气血,任主胞胎。冲任二脉气血不足,则会出现月经不调、经闭或不孕等。冲任损伤病因病机为:风邪乘虚客于胞中,损伤冲任二脉;劳伤气血,伤及冲任;醉而入房,亏损肾肝,伤及冲任二脉;脾胃虚弱,不能饮食损伤冲任;郁怒损伤冲任二脉。因此,陈自明在治疗妇产科疾病时,以调摄冲任二脉为先。
4 辨治妇产病注重肝脾,滋补化源
陈氏在 《妇人大全良方》 中谓:“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既盈,应时而下,否则不通也”。陈自明指出妇人病的病位多在肝脾,肝脾之病导致冲任二脉的损伤,进而影响了妇女的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生理活动。如:“妊娠胎动,或饮食起居,或冲任风寒,或跌仆由触,或怒伤肝火,或脾气虚弱,当推其因而治之。”关于妇人经水不通,他提出肝脾损伤为该病病机的主要环节。如:“妇人月水不通,或因醉饱入房,或因劳役过度,或因吐血失血,伤损肝脾。但滋其化源,其经自通。”“大法当调补脾胃为主。”“若脾胃虚弱,不能饮食……难于子息。”这都说明调护脾胃在治疗妇人病中的重要性。
5 辨治妇产病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
气血失调是妇产科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妇女的经、孕、产、 乳均以血为物质基础,女子常有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妇人经期或产后血室正开之时,胞宫冲任二脉气血变化急骤。外邪易乘虚而入,导致气血运行不利,冲任二脉损伤而导致疾病。
《妇人大全良方》 云:“夫妇人疝瘕之病者,由饮食不节,寒温不调,气血劳伤,脏腑虚弱,受于风冷,冷入腹内,与血相结所生。妇人之病有异于丈夫者,或因产后血虚受寒;或因经水往来取冷过度,非独因饮食失节,多夹于血气所成也”;“若经道不通,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结积血为气所冲,新血与故血相搏,所以发痛”。经期产后血室正开之时,如果恰逢气候骤冷,感受寒凉,或冒雨涉水,寒邪外袭;或素体阳虚,又过服寒凉生冷,寒从内生。寒为阴邪,寒性主收引凝敛,阳气抑遏,脉络收引,血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 《妇人大全良方》 曾论述道:“夫妇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经滞涩不通,或产后余秽未尽,因而乘风取凉,为风冷所乘,血得冷则成瘀血也。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面黄,瘀久不消则变成积聚癥瘕也。” 《妇人大全良方》 亦云:“若经血未尽而合阴阳,即令妇人血脉挛急,小腹重急、支满,胸胁腰背相引,四肢疼痛,饮食不调。结牢恶皿不除,月水不时,或前或后,因生积聚如怀胎状。邪气甚盛者。令人恍惚多梦,寒热,四肢不举,阴中生气,肿内生风。甚者害于小便,小腹筑痛、淋沥,面色黄黑,则不复生子。”这说明瘀血可致月经不调、癥瘕积聚、痛经、不孕等妇科疾病。
在 《妇人大全良方》 一书中记载了多首活血化瘀的方药,“桃仁丸治妇人腹内有瘀血,月水不利,或断或来,心腹满急。”又如“桃仁煎治妇人血瘕血积,经候不通。”此外,还有治疗寒凝血瘀胞宫的方药:温经汤与桂枝桃仁汤。陈自明认为:“若经候顿然不行,脐腹隐隐作痛,上攻心胁欲死。或因为月经不行,结积成块,脐下如覆杯,久成肉癥,不可复治。”如果由于惊恐、忧思、情志不舒致病,气滞则血结,以“气主先之,血主后之,宜服桂枝桃仁汤。不瘥,宜地黄通经丸。已成块者,宜万病丸”。气机郁滞而形成痰湿,因此痰湿和瘀血常常并见。在 《妇人大全良方》 中创制了多个治疗痰瘀互结的方子,如:“蓬莪术丸,治妇人癥痞,腹胁刺痛,令人体瘦,不思饮食。”
6 讨论
陈自明 《妇人大全良方》 是中国现存最早、具有系统性的妇产科专著。陈氏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论治妇产疾病重视调治气血、调摄冲任、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剂,为后世医家的学习及传承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罗颂平,谭勇.中医妇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5.
[2] 梁家玲,刘雁峰.《妇人大全良方》 产后恶露不绝证治特点浅析 [J] .四川中医,2024,42 (3) :70-73.
[3] 丁宁,徐世杰.《妇人大全良方》 从“风”论治妇人血证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 (1) :25-28.
[4] 商婷婷,周俊兵.陈自明辨治月经病经验采撷 [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4,48 (1) :201-203.
[5] 吉秀家,刘冰玉.基于数据挖掘的 《妇人大全良方》 治疗产后病用药规律分析 [J] .湖南中医杂志,2023,39 (9) :30-34
(本文刊于《山西中医》202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