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浅析旴江医家医德的价值
2014-12-26 17:09  

邹来勇  涂国卿  汤群珍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抚州344000)


    关键词:旴江医学;医学流派;医德为本
   “旴江医学”与安徽“新安医学”、江苏“孟河医学”“吴门医学”、广东“岭南医学”齐名。诊疗技术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诊疗水平是否能够不断提高,却与医德[1]直接相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医德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诊疗技术的重要性[2]。故笔者就旴江医家的医德进行探讨及分析。
1 旴江医学思想渊源
   旴江,位于江西东部,古称旴水,现为江西省抚州市(旧称临川县)抚河一带流域。包括临川、南城、南丰、金溪、宜黄、崇仁、乐安、广昌、资溪、黎川等县区。全国十三大药邦之一“建昌帮”药业起源于南城,中药业界自古就有“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过建昌不行”的谚语。“建昌帮”的形成促进了旴江医学发展。旴江医家的医术精湛,如南宋妇产科专家陈自明,所著《妇人良方大全》对妇产科作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元代骨伤科专家危亦林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骨伤科专家之一;明代“医林状元”龚廷贤医术高超、痨瘵专家龚居中是治疗“痨瘵”的杰出的专家、普及医学教育的李梴所著《医学入门》是一部指导初学医者的入门著作;清代脉学及药学专家黄宫绣刻苦钻研医学具有很深的造诣;临床高手谢星焕将毕生临床经验辑成《谢映庐医案》堪称中医学医案精品。
2 淡泊名利,悬壶救世
   旴江流域众医家采取多种措施方便贫困患者就医,甚至不计报酬,免费施诊、赠药。如:清·临川人祝星霞,与人治病,多不受谢;清·南丰人周世倬,以活人为念,乡贫者延之,医不计值;明·黎川人方模,不以贵贱分详略,不计利之有无,惟心济人而已;清·广昌人谢世觉,济活无数,从不取谢,人咸德之;清末·资溪人予琓,诊病不收诊费,远路而来者,供给膳食,直至病愈,难能可贵;清·乐安人郭英寿,谢金不受等等。
   旴家医家更有“名利于我如浮云”淡泊名利的高尚人士。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南宋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卷之下“李医何功,饮子有福”记载:夷坚志李医者,忘其名,抚州人。医行大道。崇人县有富民病,诣郡邀李治之。……谕以别呼医且曰:“临川他医不可用,独王生耳”。……王曰:“兄犹不能治,吾技出兄下远甚,今往无益,不如俱归。”李曰:“不然,吾得其脉甚精,处药甚当。……公但一往,吾所用药今尚有之。以与公,只以此治之必愈。”王素敬重李。如其戒,既其病悉用李药,微易汤使,三日有瘳。富家以五百缗谢遣之。王不敢独擅,今進其半。李力辞,曰:“吾不应得此,……公治疾而吾受谢,必不可。”李医不邀功,承受医不愈的后果,将功劳让给与自己同名的王医。其淡泊于名利,超脱世俗的诱惑和困扰,达到做人的崇高境界。贵义贱利是孟子性善论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是儒家的经典思想之一,对中医医德的形成与完善具有深刻的影响[3]。
3 习儒从医,医德为本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古训在旴江流域医家具有明显表现。有弃儒习医者,如清·南城人谢星焕,世医家庭出身,少年时攻读儒书,后弃儒习医,继承先业,医学理论渊博,临证经验丰富,将其平日积累的临床心得辑成《得心集》医案;临川人李秉钧(?—1923),自幼力学,少攻举业,屡试未售,在乡任教,终于大志难酬,遂弃儒攻医,精研岐黄,以医济世,精通内、儿、妇科,外科亦有独到之处,并培养了李元馨、傅再希及黄植基等著名中医学家;更有以儒医相称,如《中国医籍考》记载,元·崇仁人李季安,早年习举业,博览群书,中年业医,治病不择贫富,其贫困不能自存者,必拯其危急,有儒医之称。
   自古以来,有“医乃仁术,无德不立”之说”。旴江流域有医德医家甚多,如明·南城人赵瑄,官至太医院御医,有医德,治病不问富贵贫贱,皆竭力应之,报不报不计也;明·黎川人毕荩臣,有医德,每晨起,虽求治者车马盈门,必次第而诊,不先富贵,不轻贫贱,又常备药施济贫病,不索其值,人皆德之;清·广昌人刘大肇,以监生侯选鸿胪序班,兼工医脉,每忘寝食物,寒暑以救人之厄,费逾千金,虽家世显贵,而自处俭约,不别寒素,殁之日,受其德,皆为流泪。
4 医不保守,造福后人
   中医药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民长期和疾病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然而由于受到封建保守思想的束缚,很多医家的平时行医经验及验方没有流传。旴江医家著作有100余种,旴江医家不保守不乏其人。如元·南丰人危亦林,鉴于先代授受方术之不易,自己的经验心得更不应该保守,“依按古方,参之家传”,将历代的著名方剂和五代家传积累的经验良方,进行编纂成《世医得效方》;明·金溪人龚廷贤,一生著述甚多,今存者有《小儿推拿秘旨》《济世全书》《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种杏仙方》等9门著作;明·金溪人龚居中,著有《痰火点雪》《福寿丹书》《女科百效全书》《外科百效全书》等;清·宜黄人黄宫绣,著《脉理求真》《本草求真》流传至今,受到后世医家的欢迎;南宋·临川人陈自明,著有《妇人大全良方》,对宋以前妇产科学作了一次全面的总结,还著有《管见大全良方》《外科精要》;明·南丰人李梴,普及医学教育,将其数十年积累的学术心得,撰成《医学入门》,书后附有“习医规格”,着重论述医生的业务学习和品德修养等问题,为昌明医德树立了楷模,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医本仁术,德乃医本[4]。旴江流域地处赣抚平原,有“鱼米之乡”美称,其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促使人们对医疗卫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形成了尊医的美德[5]。由于医师地位较高,习医者众多,许多医家世代从医,形成了尚德的传统。两者相互关联统一,良性循环。清·费伯雄《医方论》指出: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近年来,国家为医德教育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由于各种原因,效果似乎不很理想,医德教育停留于低水平重复,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是一主要原因。目前对旴江医家的医德研究甚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旴江医家的医德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重要的价值,为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德教育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第二条[J].中国医院管理,1989,9(3):5
[2] 张京岚,陈尧,卢家凯.医德培养与做人教育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82-583
[3] 曹正逵.中医医德的内涵与精髓[J].解放军健康,2007(1):10
[4] 蔡定彬.医德与医术的辨证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85-386
[5] 陈建章,邹来勇.旴江医学形成因素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0):2511-2512
                                                                                      (本文已刊《中医教育》2014年5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