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从《夷坚志》看宋代旴江医家为医处世之道
2015-09-29 09:05  

                                           李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南昌330006

摘要:旴江,古称旴水,流经江西16个县市。其流域自古人文荟萃,不仅有名闻天下的文人学士,更不乏学验俱丰的医药学家。南宋洪迈所著笔记小说集《夷坚志》中记载了王、李两位旴江医家的小故事。从这则诊疗故事可以窥见古代旴江医家的生存状态,认为古代旴江医家不仅有着高超的治疗技术,更秉承传统医学一贯的医德思想,对病人细心体贴、对同行互敬互帮。更为难得的是,在金钱利益面前能做到重义轻利,表现出了谦虚谨慎的为医态度与谦和有礼的处世智慧。

关键词:旴江医学;医家;医德;夷坚志


旴江流经江西省东部16个县市,其流域自古文化兴盛,王安石、汤显祖、曾巩、陆九渊等文人学士如繁星灿烂,同时滔滔旴江水也蕴育了许多杰出的医药学家,在江西境内形成了理论丰富、著作丰硕、临床诊疗技术独特、传承久远的医学流派——“旴江医学”。据考证,自汉代迄民国,旴江流域共有医家963人,医籍684[1]。在这众多医家中,既有位列江西古代十大名医的龚廷贤、陈自明、危亦林、李梴、龚居中等著作流传医名远扬的大家,也有默默无闻福泽一方的普通医者。《夷坚志》是南宋洪迈所著笔记小说集,在《夷坚甲志•卷九•王李二医》中记载了一则旴江医家的故事,后经缩略,被周守忠收入《历代名医蒙求》“李医何功,饮子有福”篇。原文如下:

李医者,忘其名,抚州人。医道大行,十年间,致家资巨万。崇仁县富民病,邀李治之,约以钱五百万为谢。李拯疗旬日,不少差,乃求去,使别呼医,且曰: “他医不可用,独王生可耳。”时王李名相甲乙,皆良医也。病者家亦以李久留不效,许其辞。李留药而去。归未半道,逢王医。王询李所往,告之故。王曰:“兄犹不能治,吾伎出兄下远甚,今往无益,不如俱归。”李曰:“不然。吾得其脉甚精,处药甚当,然不能成功者,自度运穷不当得谢钱耳,故告辞。君但一往,吾所用药悉与君,以此治之必愈。”王素敬李,如其戒。既见病者,尽用李药,微易汤,使次第以进。阅三日有瘳。富家大喜,如约谢遣之。王归郡,盛具享李生曰:“崇仁之役,某略无功,皆兄之教。谢钱不敢独擅,今进其半为兄寿。”李力辞曰:“吾不应得此,故主人病不愈。今之所以愈,君力也,吾何功? 君治疾而吾受谢,必不可。”王不能强。他日,以饷遗为名,致物几千缗,李始受之。二医本出庸人,而服义重取与如此,士大夫或有所不若也。今相去数十年,临川人犹喜道其事[2]

此段小文,颇有意味,忖度思量后,旴江医家的为医处世之道从中可见一斑。

1 从容人事,委曲求全

医患关系的处理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考验医生智慧的课题,既关系到疾病治疗的成败,更是防范医患矛盾的主要因素。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医家们对这个问题就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素问•汤液醪醴论》明确提出:“病为本, 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3]81由此奠定了中医学以病患为中心的诊疗思想。因此,为医者,首先应具备过硬的医术,能够通过望、闻、问、切等技术对病人的疾病情况加以把握。此外,还需要对病人的社会生活情况作深入细致的了解。如《素问•疏五过论》中所说“从容人事, 以明经道”,否则即为医者之过[3]520。同时,医家们也注意到,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病人对医生的信任配合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素问•五脏别论篇》中直接了当地指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3]71

此则故事中的旴江李姓医家,可以说深谙此中之道。本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任何治疗都有一个过程。当治疗效果尚未显现的时候,一般医生都会对病人解释说明,要求病人耐心接受治疗。但本案中因是“富民病”,并且事先已约定,治好后有重谢。李医非常了解病人家属求愈心切的心理。在治疗一段时间效果尚未显现的时候,主动请求辞去。这里病人的社会身份是一个关键所在。病人社会阶层不同,导致的疾病变化转归往往不同,正如《素问•疏五过论篇》所云“诊有三常,必问贵贱”[3]532。富贵之人,除了因饮食起居所致的体质与贫贱之人不同外,在精神情志上,自然也较贫贱之人有异,大多以自我为中心,难得对社会地位较次一等的医生平等相待,不免恃财傲人。李医深知,病人家属此时已经心生疑窦,日后难免对医嘱口顺心违,与其等对方另延他医,贻误病情,不如主动请辞,再作打算。

面对病患,李医不仅详审病情处方用药,更是细究人事,体察患者求医心理,在关键时刻,置个人荣誉不顾,以病愈为大局,一心赴救,表现出了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智慧。

2 提携同行,毫无保留

同行相轻,自古而然。尤其是在以医疗技术为生的民间医生之间,背后乱说是非、议论他人、自高自大、炫己毁人,几成常态。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对这样的不良医生有过形象地描述:“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衿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首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并痛心地指出这样已是“医人之膏肓”。[4]87同时,孙思邈也指出了医生同行相轻并非只在口舌之间,还有更恶劣的情况:“古来医人皆相嫉害,扁鹊为秦太医令李醯所害,即其事也。一医处方,不得使别医和合,脱或私加毒药,令人增疾,渐以致困,如此者非一”,[4]125这样导致的后果不堪设想:“愚人相嫉,贼人性命,甚可哀伤。”因此,孙氏始终倡导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医际关系,在《千金方》的撰写过程中,“至于切脉诊候,采药和合,服饵节度,将息避慎,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4]90为后人树立了尊重同行,博采众长的大医风范。

这则小故事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旴江医家之间的同行关系也同样温馨。王医与李医同为旴江医家,且医术不相上下。但他们之间非但没有相互妒忌、相互拆台,却是互相信任、通力合作。李医请辞后,并没有一走了之,也没有对病患家属妄论他医是非,而是从患者利益出发,力荐另一良医。路遇王医时,李医也并没有夸大病情,耀己之功,而是老老实实地介绍情况。当王医畏难不愿前往时,李医将自己对病情的分析判断和盘托出,更将自己的有效方剂毫无保留地告知王医。而王医对李医也并无猜忌,遵照他的安排,给病人处方用药。王医与李医技艺相当,并非后学晚辈,面对病患,能够做到不逞己能以沽名钓誉,完全出于对同行李医的尊重与信任。王李二医,同为良医,惺惺相惜,通力合作,终获良效。

3 重义轻利,谦虚谨慎

在传统医德思想中,职业特点决定了医生应当具备比其他人更高的道德水准。孙思邈就曾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4]86并认为“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4]86。明代旴江医家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有“医家十要”,篇中亦云:“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施药无二。”[5]在中国传统医学史上,几乎所有的著名医家都有过不为钱财、施药济人的事迹。但是另一方面,医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世俗生活。因此,孙思邈也曾告诫世人“买药勿争价”[4]326可见他把医药的正常收费看作是合理的,反对的是不以治病救人为目的,只想着凭借自己的技术特长谋取、甚至勒索患者钱财的不端行为。

这则故事中,王李二位旴江医家都表现出了重义轻利,不骄傲不居功的优良品质。王医依李医之法将富民治愈,获得不菲谢酬,却能够饮水思源,感念李医之功,主动提出要与李医平分谢金。而李医更是谦虚谨慎,有功却不自傲,更没有心安理得地与王医分享患家酬劳,而是坚辞不受,认为患家酬劳本为答谢愈疾之医,而在患家眼中,王医才是那个应得之人,自己决不能为了一己之利,破坏行业规矩。王医在体会此意后,亦未勉强,而是稍作变通,以另外一种方式答谢了李医,最后皆大欢喜。

4 小结

此则故事虽小,却给人们勾勒出宋代旴江医家的生存画面。王李二医的为医处世,有两点颇值玩味:

一是旴江医家对自己经验方的态度。众所周知,中医学是经验医学,一个经验方往往凝聚了医家个人甚至是家族多年的临证心血,因此,一般经验方秘不示人的居多。有些医家终生靠一张经验方行走江湖,更是对方剂之药物、剂量等视若珍宝。临床治病都是亲自配药,并将药物打磨成粉以免泄密。就连仲景方流入民间后,也曾因其疗效突出而被江南诸师秘而不传。但这则故事中,李医在对病人进行诊断后,对病情已有把握的情况下处方用药,其方药自是可靠。但对这样凝聚自己诊疗经验疗效有保证的方药,李医并没有采取保守的态度,而是大方地将其示以王医,以供其临证参考,这在各家严守秘方、各逞家技的古代医界实属难得。

其二是旴江医家对待金钱利益的态度。《史记•货殖列传》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作为民间医生,和世俗百姓一样,王李二医也希望凭一己之技养家糊口。但是在义利面前,二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重义轻利。王医得李医提携,不忘回报,李医不为私利而破坏行规,都体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道德品质。故事中的李医“家资巨万”,应如司马迁所言“君子富好行其德”吧。

王李二位旴江医家在这个故事中体现出来的可贵品质与处世智慧,也正是旴江流域人文鼎盛、民风淳朴的写照。难怪《夷坚志》作者要感叹:“士大夫或有所不若!”

参考文献

[1]谢强,周思平.旴江医家医籍及地域分布略考[J].江西中医药,2013443):3~7

[2]洪迈. 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576

[3]郭蔼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81520532

[4]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大同:山西科技出版社,2010.8712590326

  [5] 龚廷贤 . 万病回春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13

(本文刊于《医学与哲学》2014年10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