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旴江医家  旴江医著  建樟药帮  旴医成就  医案荟萃  旴江文化  他山之石  旴江论坛 
旴江医著《瑞竹堂经验方》探析
2016-12-27 16:46  

徐春娟1  陈荣2  何晓晖1

1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2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南昌330046

摘要:《瑞竹堂经验方》系元代少数民族官员沙图穆苏在旴江任建昌太守期间领衔编写。该书由沙氏与当地名医共同考订中医名家方论,搜集旴江民间良方,精心选药及规范药物炮制,并经临床验证而成的中医著作。但是,由于主编者的民族特殊性,长期以来该书一直被认为是少数民族著作。本文从作者经历、成书地域及行文过程、用药特色等方面,考评定位其为旴江医著。并从羡补且善补、治痹选良药、驻颜与美容、用法重炮制、传世有名方等五个方面,系统地探析了该书的方药特色。

关键词:元代;沙图穆苏;旴江医著;《瑞竹堂经验方》;方药特色


旴江医学是江西地方流派之一。旴江流域即抚河流域,以现在的抚州地区为主,共计16个县市。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旴江医家占有陈自明、危亦林、龚廷贤等八位,江西两大药帮之“建昌帮”、“樟树帮”亦出自旴江流域[1]。古代旴江流域数以百计的旴江医家中有一位特殊人物,即为元朝派任江西建昌任职的少数民族地方官员沙图穆苏。其在任上和当地名医通过集体搜集,写出全文汉字中医方书《瑞竹堂经验方》[2](以下简称《瑞竹方》,其原文及《序》均引自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等重订《重订瑞竹堂经验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该书无疑是一本道地的旴江医学著作。此与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为说明江西人杰地灵,用典“光照临川之笔”同出一辙。“临川”指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其原籍浙江,但曾做过临川内史。可是长期以来《瑞竹方》一直被定位为少数民族医书,与理相悖。迄今为止,对《瑞竹方》的学术探讨亦为罕见。为此,本文就该书的著者、成书及定位进行考证,并对其主要方药特色进行阐发。

1 《瑞竹堂经验方》著者、成书及归属定位

1.1 者与成书《瑞竹方》是少数民族官员沙图穆苏于任江西任职期间,于泰定三年(1326)用汉文字领衔编撰的中医方书。取名“瑞竹”,是因“往时侯插竹为樊,竹再生根,遂生枝叶,人以为瑞,而侯以扁其堂云”[2]。该书原著已散失无存,现流传最早版本为清乾隆(1736~1795)篡修《四库全书》时从明《永乐大典》辑出的5卷本。因为脱漏颇多,所载方剂仅为原书十分之四五。国内现存版本有:日本宽政七年乙丑(1795)缮生药室活字本、清光绪四年戊寅(1878)丁氏当归草堂刻本、清抄本,另见《四库全书》、《当归草堂医学丛书》[34]以及《瑞竹堂经验方》高濂校刻全书影印本(中国中医科学院收集的“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1982年浙江中医研究所文献组等经过搜集,参阅了《医方类聚》、《普济方》、《本草纲目》等著作,进行整理补充,删重改错,校勘标点,辑15卷,载方344,名《重订瑞竹堂经验方》。

《瑞竹方》是元代建昌太守沙图穆苏与当地“一二医流,相与订正”[2]所成。该书序言中曾称沙氏为沙(萨)谦斋、萨得尔宝,《四库全书》改称沙图穆苏。建昌即今江西南城县,是抚河主要县治之一,汉代建县。宋元明设建昌军、建昌郡、建昌府,是我国十三大药帮之一的建昌帮所在地[5]。沙图穆苏生平不详,《元史》及《南城县志》[6]均无记载。对其所属民族也说法不一,因而除一致认定其书为少数民族著作外,至于为哪个少数民族的著作,也不尽一致。尽管《瑞竹方》是有一定影响的中医方书,但解放后编纂的诸如《中国分省医籍考》[7]等大型医籍工具书都未能收载,此与其作者的特殊性不无关系。

1.2长期的历史错位因书出于蒙古族统治的元朝,大都认为沙图穆苏为蒙古族,因而多定位为蒙古族著作[89]。但也有人认为是回族书,如罗氏[10]等指出:“回医药文献和文化研究的开拓者依然是安迪光……安迪光提出《海药本草》、《回回药方》、《瑞竹堂经验方》、《饮膳正要》为回医药四大典籍……至今,学界依然公认安迪光对回医药四大典籍的认定。”谢氏[11]提出:“《回回药方》是一部记述阿拉伯传统医学的医方……《瑞竹堂经验方》所记载的药物与药方与《回回药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张氏等[12]认为:“该书香药较多……方名上标有‘海上方’等字样,特别强调忌马、驴、猪肉等,故大概可以肯定《瑞竹堂方》是一本由回医家所著的回回医疗经验方书专著。”也有学者认为沙氏是维吾尔族人[13]。对于《瑞竹方》的定位,历来几乎一致认为是少数民族医籍。连高校教材《中国医学史》也归在“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医学交流”章节中论述。只有近年诸氏[14]对《瑞竹方》的民族医药特性提出不同见解:“《瑞竹堂经验方》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中医处方集,而非民族医学或兼有民族医学的处方集。过去之所以发生误解,一是作者确系少数民族人氏,二是《瑞竹堂经验方》佚失已久,未见全貌,仅凭辑本尚难以定性。医学史的研究者和少数民族医学的研究者未见原著,望文()生义,认为沙图穆苏所撰,很可能就是蒙医学著作或维吾尔医学著作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1.3道地的旴江医著我们在对旴江医学整理发掘过程中,确认《瑞竹方》是一本地域性很强的旴江著作。其一,《瑞竹方》系沙氏在旴江任上编写且并非单独完成。据与沙氏同时代并为之作序的临川籍吴澄(幼清)“序”[2]中所言:“旴江郡侯历仕风宪民舍……而官余暇,犹注意医药方书之事……守旴之日,进一二医流,相与订正,题曰《瑞竹堂经验方》。”此成书的经过,系与沙氏同时代的作序者所提供,可信度高。这一点连认为本书为维吾尔著作的学者也不否认:“他以御史的身份离京任建昌太守期间利用余暇收集药方,经过验证的好药方他都珍藏起来……编辑为十五卷。”[13]须知沙氏方药收集和验证的第一线在江南而非塞北!可见沙氏乃为领衔主编而且有部分旴江医家共同参与编写,成书于江西。其二,沙氏是旴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杰出代表。泰定时代已进入元代后期,不少少数民族人士文化上已经汉化。与沙氏同时期少数民族萨都喇就写出了著名的《念奴娇·登石头城》,其水平与苏轼可以媲美。所以沙氏能编出中医书不足为奇。书中设“羡补门”。“羡补”一词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其文曰:“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由此可见作者儒学根底深厚。沙氏能被当局派往南方地方工作并能深入当地医界和民间,说明其汉化程度较高并熟谙中医理论,而非蒙医南渐。其三,《瑞竹方》凸显出旴江地域重炮制特色。“建昌帮”是中国南方古药帮和中药炮制的重要流派之一,作为地方长官,在总管地方药政的同时,身体力行,所以书中特重炮制,充分体现了地域性。其四,通观现版全书,发现“率《和剂》、《三因》、《易简》之未载,遇有得必谨藏之,遇有疾必谨试之”[2],说明沙氏勤求古训,遵循中医理论。如书中收入了香连丸、木香槟榔丸、木香顺气丸、二陈汤、人参胡桃汤、控涎丹、万安丸等,均属传统中医方的传承、收集与验证。其四,“与《回回药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之说[12]不能成立。书中用药在现版本中均系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普通中药用药,并未发现有任何标注蒙药或来自阿拉伯地区的专用方药。至于香药,原主产于东南亚、印度及中东地区,自汉代传入中国;至宋代,海运盛行,香药方大量入境,当时医家已将香药溶入中医方剂,甚至以香药为方中主药是汉医学的普遍现象,如《圣惠方》中以香药命之方剂即达120首,《和剂局方》中亦有大量方剂伍用香药[15]。《瑞竹方》中所载诸如木香、乳香等,也是一般香药的运用,与宋《和剂局方》香连丸及同时代的《丹溪心法》等用方无异。经查考,高校教材《中国医学史》[16]中所谓:“元代的医书如《饮膳正要》、《瑞竹堂经验方》等,均收录有阿拉伯的医方,如舍利别(即糖浆剂)、阿刺吉酒等。”则系子虚乌有,以讹传讹。有人认为书中“海上方”即阿拉伯外来方,而《瑞竹方》中标注为海上方的只有治疔疮海上方[12],而该方系蝉衣一味,不足为训。其五,有人根据书中有“忌食猪肉、蒜、生莴苣、冷水等物”(秘传羊肝丸),“忌猪马驴鱼兔等肉”(如神救苦散)记载,便主观臆断为书中体现回族习惯[12]。回族人是一向不吃猪肉,而不是生病服药时忌猪肉,这恰恰反证了其结论。再说,宽中顺气丸记有“忌食猪羊血、猪肉”,沉麝香茸丸记有“忌食猪羊肉、豆粉之类”,连羊肉都忌,更加说明此非回、蒙族的民族习惯。

2《瑞竹堂经验方》方药特色

《瑞竹方》全书十五卷,分为诸风、心气痛、疝气、积滞、痰饮、喘嗽、羡补、头面、口眼耳鼻、发齿、咽喉、杂治、疮肿、妇女、小儿共15门,现存方344余首。书中方、论并茂,不少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值得借鉴。

2.1羡补且善补 《瑞竹方》将补法专设“羡补门”,计60方,是全书最大的章节。“羡补”为用多余以补不足之义。对于补法的原则,作者在草还丹一节中做了很好论述:“不用金石,不加燥热,不伤五脏,只以草药为用,全在制度之妙,得水火济济之术,夺丹砂烧炼之功[2]。《四库全书·〈瑞竹方〉提要》[2]提及:“中间如调补一门,不轻用金石之药,其处方最为醇正。”书中调补分三种情况。第一类是用于养生、益寿延年的补益方。铁瓮先生交感丹中指出:“世人中年,精耗神衰……予年五十一岁,遇铁瓮申先生授此秘术,酷志行侍服一年大补……而饮食嗜好不减壮岁,乃此药力之功大也。今年八十五,享天然之寿,瞑目无憾,犹此药耳。传之普示苍生,同登寿域。”[2]草还丹也指出:“此药益精髓,补肾精,固元阳,轻腰膝,安五脏,通九窍,令人耳目聪明。有一老人,年七十以上,常服此药,悦颜容,乌发,固牙齿,能夜书细字,延年益寿。”[2]提及“延年益寿”、“不老”、“颜貌不衰”、“添精加血”、“驻颜身轻”的还有金锁丹、人参固本丸、还少丹、茯苓丹、复春丸等。第二类是补益五脏方。如十宝丸“专补益肝、脾、肾三经,其功不可具述”;坎离丸“治心脾肾三经不足”;补精膏“常服壮元阳,益精气,助胃润肺”;制苍术丸“燥脾土,固真养胃”等。第三类是针对虚证治疗的补益方,多用于老年病、慢性病的证治。如十补丸“治阴损久虚下冷,夜频起,暖丹田”;四倍丸“治腰膝疼痛,美进饮食”;复春丹“治腰腿腰腿疼痛”;神应丸“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黑丸子“治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浊”等。

2.2治痹选良药书中不少治痹证的药方,见于“诸风门”及“羡补门”。考其选药有如下特点。其一,注重肝肾。书中最常用虎骨与龟板一阳一阴配伍,再酌加杜仲、淫羊藿、狗脊、破故纸等味。龟板《本经》虽有主“湿痹四肢重弱”之训,但后世主要将龟板作为滋阴主药而用,而将用于治痹方中则不多见。在疗痹方中有5首伍用了龟板,正合其健骨之功。其二,以乳香、没药为主配伍活血化瘀药。在常用11首治痹方中有8首用了乳、没。其三,选择有特色的祛风湿药配伍。本书常用的11首治痹方中有3首选用木瓜,5首均选用甜瓜子。甜瓜子古方运用不多,现代药房大都不配备,《瑞竹方》例外。而现代中药开发视甜瓜子为热门,如鹿瓜注射液、骨瓜注射液、祛风湿注射液均以甜瓜子为主药。此外,11首治痹方中有8首伍用了自然铜,倚重它接筋续骨之功倾向比较明显。

2.3驻颜与美容《瑞竹方》是收入驻颜与美容方剂较多的医籍,分别散见于“头面口眼口鼻门”、发齿门”等。五神还童丹配有打油诗[2]:“堪嗟须鬓白如霜,要黑原来有异方;不用擦牙并染发,都来五味配阴阳……十服之后君休摘,管教华发黑如光;兼能明目并延寿,老翁变作少年郎。”另如丁砂散、妙应散、三清膏、刷牙药、沉香散、诃子散、神仙长春散、掠髭鬓方都有“掠髭发”“黑髭发”的功效;滋荣散、菊花散都能“养发”“治头发脱落”;槟榔散“治鼻头赤”;白附丹“治男子妇人面生黑斑点”,洗面神方“治面上游风、诸般热毒、风刺,光泽精神。”不一而足。

2.4用药重炮制《瑞竹方》特点之一是特别详载用法与炮制,此与一般方书不同。书中对每方的用法和炮制都有交代,丸、散、膏、丹悉备。如在草灵宝丹方中指出:“药味俱要捡净,然后称。”另如对“法制杏子”一节对各药的具体炮制描述非常细致,此和当时成书的历史、地理环境有关。有学者[5]认为:“著名的医类方书《瑞竹方》显著地反映元代建昌药业的用药、制药的状况……建昌帮为全国13个大药帮之一……建昌帮药业源于东晋,兴于宋元。”《瑞竹方》成书正好是建昌帮药业兴旺之时,加之沙氏为地方长官,肯定会热心推广。所以书中对处方几乎对每药提出有炮制要求,且对服药法也阐述详尽,充分体现出道地性和传统性。由于《瑞竹方》中的药物炮制很有特色,现代中药炮制研究者往往把该书作为炮制法典范予以引用[1718]

2.5传世有名方《瑞竹方》收集了不少组方合理、疗效确切的效验方,有一些方剂仍应用于现代医疗与科研。八珍汤最早见于《瑞竹方》(原名八珍散),常用于治疗久病失治、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所致之气血两虚之证,推崇为气血双补经典之方,现代应用于失血、贫血、肿瘤治疗及肿瘤放化疗后不良反应控制、创伤愈合、心血管疾病、结核性盆腔炎等;药理研究表明本方能提高骨髓造血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19]。《瑞竹方》夜光丸即后世石斛夜光丸,比一般认为最早出处的眼科书《原机启微》要早40年。该方现代临床被广泛用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慢性葡萄膜炎、玻璃体变性混浊、晚期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眼内出血及肝肾阴亏虚型神经性头痛、足跟痛等病,药理研究也发现本方有防治白内改善微循环、抗疲劳、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19]。陈氏等用《瑞竹方》地仙丹、乳香应痛散合方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结果疗效优于甲钴胺对照组 [21]

3结语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近年我们在整理发掘地方流派经验时,发现《瑞竹方》原来是道地的旴江医籍,为江西中医地方医学流派研究增添活力。在确定归属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学术发掘。发现该书医文并茂,具有扎实中医理论根底与临床实用性。更难能可贵的是,元代地方官员沙图穆苏能寻求古训,并因地制宜和旴江当地名医打成一片,深入民间采风,又突出了地方中药炮制特色,从而写出不凡的中医著作。当前对旴江医学研究,包括对《瑞竹方》的经验挖掘方兴未艾[22]。《瑞竹方》采撷繁富,药精效宏,有深邃学术内涵,惜现代研究报告罕见。本文抛砖引玉,相信有更多的学者对《瑞竹方》深入研究,古为今用,使其经验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徐春娟,何晓晖,陈荣,等.旴江医学文化探源. [J].中医杂志,2014554):893

[2]萨谦斋.重订瑞竹堂经验方[M].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文献组,湖州中医院重订.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又序1

1116181

[3]薛清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217

[4]王瑞祥.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上册)[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9.659-661

[5]曹萍,梅开丰,褚小兰,等.江西建昌药帮的历史考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2)7~10

[6]章添元.南城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7]郭蔼春.中国分省医籍考[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8]呼和鲁.元代医学研究者沙图穆苏考略[J].蒙医药,19894):41~46

[9]梅沄.瑞竹堂经验方[J].内蒙古中医药,199110(1)42

[10]罗彦慧,方华林.百年回医药研究述评[J].回族研究,2013(3)111~115

[11]谢海洲. 《回回药方》有了新的考释.时珍国医国药2004153):190

[12]张俊智,陈卫川.中国回族医药文化探讨[J].回族研究,19922(4)89-95

[13]阿不都热依木·卡地尔.瑞竹堂经验方[A].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8

[14]诸国本.中国民族医药散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348-351

[15]赵淑敏.宋代香药考[J].中医研究,199912(6)6~7

[16]常存库.中国医学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1

[17]孙立立,张泰,周倩,等.甘草历代炮制方法概述[J].中成药,2010327):1188-1190

[18]蒋以号,陈志坚,曹旻旻,等.枳壳炮制历史沿革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387-389

[19]黄茜,祝彼得.八珍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77~2379

[20]祁宝玉,郝进.试析石斛夜光丸方[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14(3)170~172

[21]陈怡萌,党毓起,王晶.瑞竹堂经验方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2)117~119

[22]任伊梅,谢强.旴江名医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耳鼻咽喉科特色初探[J].江西中医药201546(9)5~7

(本文刊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年第18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