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吉超 陈谦峰 邓萍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摘要]全面系统地搜集与整理旴江医家陈自明著作中关于《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精辟论述,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展现
陈自明对《黄帝内经》治则治法的传承与创新脉络。其上承“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古,启“外科调节饮食兼平胃气”之新;
承“以平为期”之古,启“以平为福”之新。其理论有继承、有发展、有补充、有创见,为临床各科的治疗提供了诸多启迪。
[关键词]旴江医学;陈自明;黄帝内经;治则治法
陈自明,南宋著名医家,字良甫,又作良父,
自号药隐老人,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出身
于医药世家,曾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谕。著作有《妇
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管见大全良方》,其著
作为中医妇科、外科的学科建制奠定了基础,对专
科发展的贡献尤大。其治学虽然秉持兼收并蓄,广
收博采,但皆渊源有自,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因
此以疗效为标准,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创
见的学术思想。陈自明治疗妇科、外科疾病注重脾
胃气血,乃秉自《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
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的治疗原则,以恢复强健脾胃功能,促进气血化生。
《妇人大全良方》治疗女性月经病,亦承《内经》“以
平为期”之旨,启“以平为福”之新。
1 承“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古,启“外科调
节饮食兼平胃气”之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
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1]意为针对形体虚
弱不足者,用阳性药温养之,阴精不足者,用味厚
或血肉有情之品补养之,治法以“补”为主。人体
阳气与阴精十分重要,推动维持人体生命的正常运
转。在具体治疗时如果单纯温阳补气、补肾填精,
效果无法保证。陈自明深谙临床,提出此类患者一
定要注重饮食调摄,以“兼平胃气”为治则。
《外科精要·调节饮食兼平胃气》[2]中论述了
在疮毒患者治疗中脾胃的重要性。书云:“大抵病
疮毒之后,焮热痛楚,心气烦壅,胸膈妨闷,不能
饮食,所以患疮毒人,须借饮食滋味,以养其精,可见此处恢复“精”的方法即“进食”,
其理论依据源自《内经》“脾为仓廪之官,胃为水
谷之海,主养四旁,须用调理,进食为上”,但进食
恢复人体真气阴精的基础仍然不离脾胃功能。故
陈自明列举了治疗所用方剂,如茯苓开胃散、人参
内补散、嘉禾散,“仍兼服五香加犀角黄芪人参汤、
排脓内补十宣散之类也”。其中,茯苓开胃散由“白
茯苓去皮一两、粉草炙半两、枳壳去穰麸炒黄一
分”组成。药味简单,主要以之健脾开胃行气。书
中同时引录一则案例,体现健运脾胃在外科中的具
体使用,“李氏云:如病人气弱,不进饮食,合服嘉
禾散……昨有一贵人,苦疽疾,医者用药失序,久
而不痊,因致虚弱,全不饮食。愚欲进嘉禾散,而
诸医争言,内有丁香发热,不可用,殊不知治疽之
药,丁香预其一,况有因怒气而发疽,今嘉禾散中
所用之药,尽是平和益脾胃降气之药,辩论不胜,
迟迟数日,服他药无效,卒于用之,而病人方能进
食。自此已后,遇早晨住服他药,必进嘉禾散一服,
疾安而后已”。其中记述了患者“气弱,不进饮食”,
或者用药失误导致的虚弱,“全不饮食”时使用嘉
禾散之益脾胃降气法得以“疾安”,足以看出脾胃
的健运在外科病治疗中关乎着疾病的转归与预后。
此外,陈自明在《外科精要·论服补药捷径》
中补肾法与《内经》不同之处是所用之药并非血
肉有情或大温大热的药物,而是用性味平和的无
比山药丸。其文云:“昔尝闻一名医讲论,凡人遇
五更初,肾气必开,若一语言咳嗽口唾,即肾气复
合,遇肾开时,进一服平补药,其功效胜寻常服峻补之药十数服,愚以此策献之,遂选用山药丸,所
用皆平补肾气……凡有疽疾之人,肾脉虚弱,未可
便如古人之论,以为不可治。”值得一提的是,此方药物组成多有补益脾胃之效,如黄芪、人参、茯
苓、粉草、白术、橘红,方名中之山药亦有补脾之效,可见脾胃在外科治疗中的重要性。重视脾胃的
思想,源自《内经》,旴江医家受其影响颇深。
2 承“以平为期”之古,启“以平为福”之新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以平为期”的治
疗原则,旴江医家秉承这一原则,并有所发展。其
中陈自明就将这一原则运用于妇科病的治疗中,提
出“以平为福”。《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月经
绪论》云“所以谓之月事者,平和之气,常以三旬
一见”[3],所以阴阳二气不能调和者,月经则为之
变化。“王子亨方论”也有相似的论述,“论曰:经
者常候,谓之候一身阴阳愆伏,知其安危。故其来
必以月,太过不及,皆为不调。过于阳则前期而来,
过于阴则后时而至”,从中可见,阴阳二气调和对
女性月经正常的重要性。“月水不调方论”云“然
则月水是经络之余,若冷热调和,则冲脉、任脉气
盛,太阳、少阳所生之血宣流依时而下”,其中提到
了冷热调和,而冷与热在月经病病因中占有很重要
的地位,因此无论是温经散寒抑或是清热凉血均是
调和阴阳的方法。所用之方为“紫石英圆”,用以
治疗“妇人病”,其中论述了阴阳二气的盛衰关系
如同自然界的寒热水火,影响着月经的多少与经
期,提出了“以平为福”,“盖阴气胜阳,则胞寒气
冷,血不运行。经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故令
乍少而在月后。若阳气胜阴,则血流散溢。经所谓
天暑地热,经水沸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当知阴
阳,调其气血,使不相胜,以平为福”。试分析紫石
英圆,发现温清补泻的药物均有使用,如紫石英可
以暖宫,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甘草、干姜辛甘
化阳,桑寄生、杜仲补肾,当归养血活血,川乌、官
桂温经通脉、祛风散寒,泽泻利水渗湿,人参补气,
石斛清热养阴,气血阴阳兼顾,总体仍在于“平”。
这也在提示医者,月经问题涉及之广,临床可根据
具体情况加减变化,乃至衍生出更多治疗方法。
此外,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养生必用论
经病》中提出了有些医生在治疗女性经闭时,轻易
妄用虻虫、水蛭等行血药,“见热则用除热诸寒药,
实出妄意”。陈氏则提出一个非常关键也是最基本
的问题:“经水枯竭,则无以滋养,其能行乎?”因
此,很多方剂都使用补气养血的药物,故提出“但
服以益气养血诸药,天癸自行”。又云:“又有一种
妇人盛实,月经瘀闭,利之则行。自有证候,学者
宜审焉”。此意在防止医者无论何种情况的闭经均
使用补气养血的办法,故而其所列举的方药中有以
补为主者,有专事攻利者,补法、泻法均有,补泻
兼施亦多见。如单味姜厚朴治疗月水不通,此专在
通降阳明之气,气降血下;有补泻兼施的当归散,
以当归补血,穿山甲、蒲黄活血通经,薄荷疏肝解
郁,调畅气机,热酒调服,温运血脉,治血脉不通;
有专事活血化瘀通经,以泻为主的桃仁煎,乃是抵
挡汤加芒硝,“治月水不调,阻滞不通”。
旴江医家在理论与临床均有很高的造诣,这取
决于自身积淀。陈自明对外科与妇科疾病的治疗
在《内经》中均能够找到依据,同时又有所发挥,
其思想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很大。这说明旴江医家
对《内经》思想的传承创新,已经细化到专科,乃
至具体病症,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3 小结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女性身份与地位、生活环
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妇科疾病或女性相关疾病越
来越多。此外,也有很多外科疾病,如有由于饮食
结构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均使得诸多外科疾病
的发生与日俱增。陈自明在妇科与外科的贡献仍
然有许多内容适合当代中医临床。如外科、妇科
的治疗均重视脾胃,妇科病的调理则“以平为福”,
也十分吻合当代需求。因此,其在治则治法方面的
创新仍可以为现代疾病的治疗提供诸多参考。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3.
[2]陈自明.外科精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53.
[3]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8.
(本文刊于《江西中医药》2025年第6期)